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秦腔折子戏窦娥冤《托梦》,秦腔窦娥冤中托梦一段

时间: 2024-03-21 本站作者

窦娥冤唱词

合唱:六月飞雪千古冤
血溅白绫三年旱
何时借得屠龙剑
斩尽不平天地宽
窦:仰望夜天月如钩
后厅寂静听更漏
离乡已有十六载
桩桩件件藏心头
十多年坎坷有谁知
十多年苦熬我出了头
当年一介穷书生
如今是戴乌纱
穿锦绣前呼后拥
窦天章官居巡按
奉旨赈灾回楚州
楚州府三年大旱
黎民苦
我民间察访查由头
都说是
三年大旱为冤狱
屈斩窦娥天也愁
案情虽疑无凭据
欲想翻案难下手
回后厅思念亲生女
难驱心头千万愁
四处打听无踪影
十六年思念付东流
蔡家庄不见她婆媳俩
蓬蒿淹没那旧门楼
莫不是
遭荒遇灾人离散
莫不是
飞来横祸人夭寿
莫不是
流落异乡渺无影
看来是
梦难圆来愿难酬
且把这
万千思绪一边放
阅案卷
聊解老夫一腔愁
娥:孤凄凄
离开了望乡台
晃悠悠
按院署中冤魂来
血和泪
铭心刻骨三长载
三长载
仇恨未报心儿碎
回首看
云锁雾埋阴阳界
侧耳听
鼓漏声声把人催
急切切
借得阴风送儿归
慢腾腾
十六年后怕相会
老爹爹
我与你呀
人鬼陌路怎聚首
见爹爹
双鬓斑斑发已灰
一声端云思念重
万语千言两行泪
悄悄儿
月照东墙花移影
雾蒙蒙
寒风刺骨透心冷
阴阳界
难隔骨肉血缘情
盼父伸冤思女心切
两样的心思一样情
父,女:日思念 夜思念
盼爹盼儿
盼了十六年
十六年泪水汇成河
十六年就盼这一天
这一天
窦:今日里
父女相聚天伦乐
娥:为什么
这一天不在三年前
窦:从今后
苦尽甜来春光好
娥:恨只恨
阴阳阻隔两重天。
娥:叫一声
老爹爹且罢虎威
听女儿
诉往事倾吐苦水
女儿我
三岁丧母爹做娘
未想到
七岁离父父不归
你把儿
送与蔡家当童养媳
夫早亡
流不尽薄命千行泪
老爹爹
你一十三载无音讯
我孤婆寡媳谁关爱
任人欺任人宰
张家父子怀鬼胎
羊肚汤一案起祸端
爹呀爹
窦娥女错上断头台
山阳县
不分皂白不听辩
毒刑之下鲜血溅
婆母年迈难受刑
婆媳情深心相连
为保婆婆一条命
窦娥甘愿赴九泉
法场罚下无头愿
不告官府只告天
爹爹啊
不求爹爹复我生
还我清白在人间
窦:蔡婆一番辛酸言
字字句句似利剑
我心头流血肝肠断
咬碎苦楚腹中咽
儿啊儿 为父我
只求光耀龙虎榜
如今是
戴上乌纱破了家
耳畔边
似闻女儿喊冤声
冥空间
端云两眼看着爹
罢罢罢
我这里
架上请出尚方剑
平冤昭雪
惩腐肃贪拨开迷雾
求得公正在人间
合唱:留下了恨山怨海
铸就了千古血泪
纵然平反惩腐恶
可叹是
秋花凋零魂不归
魂不归

窦娥冤秦腔

马友仙

秦腔 窦娥冤

http://hi.baidu.com/fall1994/blog/item/2d4db535937c131390ef39b0.html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秦腔《窦娥冤》有什么区别?

秦腔古代戏,马健翎1958年整理。剧本描写窦娥因家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婚后丈夫因病而亡,与婆婆相依为命。


蔡婆出外讨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欲灭口赖帐,被张驴儿母子所救。蔡婆婆为感救命之恩,收留无依无靠的张驴儿母子。张驴儿欲霸占窦娥为妻,窦娥不依,便从赛卢医处弄来毒药,想将蔡婆婆毒死,再强占窦娥。

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母亲,张驴儿反诬告蔡婆婆毒死他母。赃官桃杌收受贿赂对蔡婆婆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酷刑,自己违心认罪,被判斩刑。窦娥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三年大旱。窦娥死后一一应验。


三年后,窦娥父亲窦天章做官返里,查明窦娥冤案,处决了贪官污吏和张驴儿、赛卢医等一批真凶,正义终得伸张。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

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

求<窦娥冤>的故事~~

http://bk.baidu.com/view/13964.htm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蔡婆婆借他的银子,不得已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没过几年窦娥的夫君早死。适逢蔡婆婆索要赛卢医还钱,却险些被赛卢医害死。幸得张驴儿父子相救。那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窦娥始终未同意。张驴儿就将毒药下在羊肚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缺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咬一口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睡觉时窦娥托梦与他,诉说自己的冤情。最终窦天章为窦娥平反昭雪。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