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vs道德经,易经和道德经先读哪个
易经和道德经的区别。易经是非常早就写成了,据说在伏羲时代就有先天八卦的出现了,然后到了周文王,把八卦演变成为后天八卦,还有64卦。最后经孔子写了易传,这个时候易经算是写成了,道德经据说是由老子写成的。老子是春秋时代的楚国人。他曾经是周皇室的图书馆馆长。所以他精通各种理论。通过亲身实践写成了道德经,而且道德经本来她也是不想写的,是在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尹喜请求他写的。引起是函谷关的一个守关的长官,他看到紫气东来,所以他觉得有大圣人要经过,因此拦下了老子,让老子这部道德将能够流传于世,不然的话没有尹喜,恐怕我们也不知道有老子这个人。周易由孔子把他从一本占卜的书提升到了哲学层面。而道德经是一本修行的书,它里面包罗万象。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从不同的方向来阐述,这个世界已经不是用一阴一阳之谓道来阐述这个世界。而老子的道德经,他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让你看清这个世界。
各有各的长处
我个人认为,先看道德经,再一步一步去接近周易,因为周易成书的历史更久远,.....
这是有逻辑性的,为什么呢?答:因为道德经含盖着通向周易的路,你看了就知道的.
三者都是为了解释宇宙真相,至于其中的差别和境界高下,我想应该没人真正知道吧。
《道德经》是接纳过《易经》浸礼的,老子的思想相应效仿过《易经》,就《易经》的最开始实质来讲,这的确仅仅一册占仆的书籍,因为我讲过,它是最开始之际,如今的《易经》早已拥有巨大的机制,占仆只有算作在其中不大的一个方面。与相术相比,易理好像更加博大,并且,我自己感觉,任何卦象、筮词的表述,立即在于解卦人的易理水准和髙度,而易理的水准和髙度,则是在于这一人的见识、经历、经历、德性水准这些诸多方面。
对于老子是否有遭受《易经》的影响,它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了。实际上别说是老子,就是说孔子、孟子,包含春秋时期的法、名、阳阴、墨、杂这些各学派都遭受过《易经》的影响。这里,人们还要清楚一个现象,如果说《易经》并非道教的专享,儒学、法家、阴阳家这些每家学派,对《易经》的探究和发展一样是十分精彩的,最典型性的就是说人们如今看的《易经》版本,就是说源于儒学的孔子之手啊。
人们常讲,道教重水到渠成,不奢求,要乘势而上,这点就十分《易经》,由于经书中从爻变、卦象这些时时处处看得见“欲速不达”的观念。可是话说回来,对《易经》欲速不达这类观念承传的最完全最改善的的确孔子,由于立即提起了一个观念中庸。《道德经》中杂糅了每家学派的精粹,也并非道教的一家之言,每家学派都受《易经》的影响,确实包含归入道教的经典作品《道德经》。
《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一本通过揭示变化规律,指导世人趋吉避凶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是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不仅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中庸之道”都根源于此,而且早在6000年前《易经》的规律就已经包涵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华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区别是:《易经》里多是唯心的东西,《道德经》多是唯实的东西,这也是它们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