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易经真的完全那么准吗,周易入门基础知识

时间: 2024-03-12 本站作者

易经真的可信吗?

在乎一心,我信的,毕竟一个能传承几千年的东西自然有它的道理

周易易经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你怎样去理解它

易经准吗

易经有模糊性、灵活性、空白性三大特性,这就没法用准或不准来衡量了,比如占了一个卦,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解释,有的说好,有的说坏,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更何况时、空、位时时刻刻都在变动。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我们重复好几遍了,就是提醒我们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也就是说,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所以伦理是从自然来,自然那么有秩序,是谁在管呢?如果伏羲氏当年说是神在管,那我们就产生了,他没有,他说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的孕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是两种不同的力交互作用,很自然地产生万物,不断运行。《易经》怎么能够那么神?我们用一个神字就表示它很神奇,很神妙,很高明,就是因为它有三个特性。《易经》超越了所有神学、哲学、科学,它涵盖了那么多东西,是因为它有这三个特性。
第一,《易经》具有模糊性。说起来真的是外国人所讲的,很好笑,它很模糊,因为就那么几个系统,就几个花样,几个符号,其他都没有,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你怎么想它都有道理。因为它简单明了,才能够作用这么大,如果它本身就很明确,它就只能适用于某一个领域,其他领域就说不通了。它的模糊性影响中国人很深。我们讲话经常不喜欢讲得非常清楚,都是点到为止。大致如此,这四个字很重要,对中国人影响太大,大致如此,其他的你自己去想。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变,如果事先都说得非常清楚,又说不能变,那一定行不通的。这就是制度化没有办法应变的最大的苦恼。这样我们才知道,小孩要出门了,中国的父母只讲一句话,小心一点,就这一句话,永远不会错的,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得到未来的变化。《易经》的模糊性,让我们怎么解释都对,但是要言之成理,而且要会通到本源上面来。只要不违背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根本的道理就好了。
第二,《易经》有很大的灵活性,周文王所写的卦爻辞,我们这样解释也对,那样解释也对。所以《易经》非常灵活,怎么讲怎么对,怎么讲怎么不对;对的里面有一些不对,不对的里面有一些对。道理是活的,《易经》是讲道理的。这一点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大家真的要花点心思去想一想。西方人right is right,wrong is wrong,不可能说对里有错,错里有对。因为西方是讲分的,对、错就是分开的。中国人没有,我们知道绝对对的部分太少了,圣人有时候也会犯错的,神仙打鼓有时候也会打错的;绝对错的人太少了,终归有一些道理的。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哥哥打弟弟,谁对谁错真的搞不清楚,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能说谁对谁错呢?而且就是因为不清楚,所以我们才要慎断是非。是非要慎断,而不是明断。我们今天很喜欢用明断是非,那是很难的。关于唯心、唯物,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去争的,我们会认为两种都有道理。但西方人要争的,有外国人问我:“你们是什么主张呢?”我跟他们讲:“我们很少在这方面去琢磨,因为这都是你们西方弄出来的学问,如果要我们讲,中国人只有一个论,叫唯道论。唯道里面有唯心,也有唯物,只是轻重不同。”
第三,更妙的,叫做空白性。你看西方人画画,他一定全张都要涂得满满的,否则就是未完成的作品。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一张纸上,这里画一只鸟,那里画一朵花,旁边点几点,就是下雨。然后盖个图章,签个名,留下很多空白。我们会不会觉得中国人这样子是偷懒?不会,我们觉得这样才有想象的空间,如果全部都布满了,那我们还想什么?那就只是看了。一张有空白的画,西方人认为没有画完,要把它补全。我们却认为这个画家尊重看的人,所以一张国画的意境是怎么样,十个人来看,就有十种意境,这才是符合自然的。
这样,我们就慢慢更深一层地了解《易经》,以及它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可是,这套学问在很早很早以前,民智未开,知识不普及的时候,如果这样讲,谁听得懂?所以《易经》本身的命运也是很坎坷的。这跟《易经》里面所讲的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出现险阻、艰难,是一样的道理。艰难险阻,不是很艰难就是很危险,常常受到阻碍,这样好不好?看起来不好,实际上这样才是好的,因为这样人类才能够学习,才能够磨炼,才能够增进自己。一个人从小到死都很顺,他等于白活了,他来这一趟,就只学会了四个字:吃喝玩乐,其他什么都没有,这算什么人生?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才会更成熟。《易经》本身也是经过磨炼的。

易经真的能算准么

潘守宇在易经研究会上的发言提纲

易的3种含义是简易、变易、不易!
   易字的组成时上日和下月,易经是用日月的运动规律来研究世界上一切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智慧中的智慧,是人生事业的指南,是趋吉避凶的宝典。
  孔子在《系辞下传》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二、解析(个人浅见,抛砖引玉)    伏羲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其实,反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外,观察天地万物,在内,观察自身奥妙,明白了外在“大宇宙”与自身“小宇宙”的奥秘,然后才“发明”了“八卦”。    这一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易经》中被反复论证——《易经》每一卦都有“卦德”,这就是以”自然之道(天道)”解释“人道”,《易经》也因此成为一切古代典籍、诸子百家思想(也是华夏民族思想)的源头。    只要看一看“乾”、“坤”
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知道,观察天地(“远取诸物”),得天地之德,天地何德?乃人之德(“近取诸身”)。故学习《易经》,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更是一种道德的自省!别的不说,想想“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者一阳一阴,相辅相成)两句,如真能理解并践行,受用终生!
    《易经》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
    研究周易的目的,就是要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向天学,向地学,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学,向古人学,向今人学,把内求与外求相结合,进行自身修炼,通过‘悟’而达神明。适生存,趋吉利,图发展,追求知‘道’的境界,达到最终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是之然的产物,要因天之序,中国就是心国,一切从心开始,您我的良心就是上帝,您我的灵魂心灵 一旦觉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我一如,也就是后来佛传入中 国的梵我一如!
  为了使您的事业家庭运行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 (即最佳、最好、最合适)。使您的事业臻至完美,并保住完善状态。一定好好研究体悟易经。
一人之身有天地之象,一人之身有宇宙之象,一人之心有宇宙真理,我心即是真理,真理即是我心。
身家国同构,天地人合一。李时珍《七经八脉考》说:“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用一人之身体天地之象,宇宙之象,用一人之心追求宇宙真理,自觉了再去觉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个好好修身的人才能够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个珍爱生命,好好修身的人,您不会把破坏江山,破坏宇宙和谐当事业干!你们往那里一坐,你要学过《皇帝内经》,就是一个小周天,坐在那如果腿盘上的话就是一个标准的小周天,这个地方从会阴学穴开始到这里,这个地方叫做督脉,下面的叫任脉又到会阴穴,舌头一抵上颚,天池穴一打开整个身上的任督二脉一通,那就是一个周天。地下的24快骨头督脉上对应着24个节气,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肾为水。人身体上就是个小宇宙,小天地。我讲到这里你就知道为什么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就知道为什么大学里面讲: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老子告诉你: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庄子告诉你: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一个不向内关照的人,你离真理越来越远,你离宇宙的本相越来越远
这是我们文化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们往那里一坐,学过易经的人知道,两个眼睛是断开的,断开的为阴爻,两个耳朵是断开的,阴爻,鼻子中间是断开的,阴爻,三个阴爻加在一起是坤卦。嘴断不开的,大小便断不开,乾卦。乾坤两挂中间的这个位置,人中穴。里面就是任督二脉的衔接点。所以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乾坤两挂的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坤卦放在一起就是个泰卦,你坐在那儿就是个泰卦,地天为泰,我们都知道国泰才能民安。人一站起来又是一个大周天,脑袋是圆的,脚是方的,会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拇指走的经络是肾经,肾为水,水生木,
这是肝经,木生火,这是心经,火生土,这是脾经,土生金,肺经,所以打拳的时候,五行都是攒蹙的,再回来以后,阴阳又是深刻的,所以经络一通开,内外一抽合,这是太极拳,否则你打的那最多的是太极操,或者是太极舞,那根本都不是。太极拳是个修身的拳,是一个文化拳。最早的太极拳的拳谱,现在都没人打了,太极拳根本就是一个文化,几个动作一通,从无极打到太极,太极一出来两仪、两仪打完了,从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打完了,然后打八挂,从前挂打到空挂;从自强不息打到厚德载物,然后打六十四卦。所以孔子说:一个人一但把易经整明白了,人就没有什么疑惑了。所以虽然孔子史书记载他:过目成诵,记忆力强,但学易, 韦编三绝。把竹简用牛皮绳穿起来,三次,磨断多次。 
人是之然的产物,要因天之序,中国就是心国,一切从心开始,您我的良心就是上帝,您我的灵魂心灵一旦觉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我一如,也就是后来佛传入中国的梵我一如!
朱熹提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类"的"天人合一"思想。鬼谷子在《阳符经》中更是深刻地阐明"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必定人也"。
善易者不占,道德一旦读懂了,阎王见了拱手,牛首马面结束皈依,十八层地狱狱逍遥,三十六宫,宫宫均在,所以说《道德经》章章解难,行行消灾,字字灭罪,悟一字得一字之果,悟一句得一句之功。
《道德经》是在所有的之前,一部让人觉悟的经典!
心怀大梦,道可达人;心存大美,道不远人;心兼大爱,道必助人;心生大智,道定成人。
《黄庭经》∶尺宅寸田可治生!:尺宅是大脑寸田是心,先修心,再拜佛!
天人合一,人心静,四海静,人心安,众生安,人心平,天下平!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例如日本江本胜博士的《生命的奥秘水知道》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
  人养屋,屋养人,
  精满神旺气足,当一个人活得精彩,激情,很有斗志,活得很美的时候,他的身与心,身心与周围的人和事,环境都产生了爱的共振,也就是佛家讲的梵我一如,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即大自然)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一个超巨系统,人是一个子巨系统;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信息亦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研究人的生命现象不能从自然界剥离出去,只能在天人一体的整体关系中去把握。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宇宙亦是一个大人身。这是观察人体生命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天人合一理论是上乘修炼的理论基础。它既是天人整体观的哲学凝炼,也是修炼到高层次的境界。

易经里面的数字,九、六等代表什么?

九是阳卦(就是你看到的八卦图里长线),六是阴卦(八卦里两个短线)。

易经中数字一有什么讲究

《易经》之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七星,八卦,九宫,天干为十,地支十二.
《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