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谁参与了智取生辰纲,劫生辰纲的人有谁
共有七个人:
晁天王---晁盖; 入云龙----公孙胜; 智多星---吴用;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三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赤发鬼----刘唐; 白日鼠---白胜。
赤发鬼刘唐 托塔天王晁盖 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
入云龙,公孙胜 白日鼠,白胜
智多星吴用,在梁山108将中排名第三,上应天机星,他本是村中教师,自幼与晁盖交好,不仅足智多谋,且能用铜链,算得上文武双全。吴用上梁山后,先辅佐晁盖,后辅佐宋江,一生用计数十次,鲜有失手。梁山从七八百小喽啰,到后来发展为十万人马,救多亏了吴用。至于梁山好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南征北战期间,吴用也多次献计攻城拔寨,斩将擒敌。宋江被奸臣毒死后,吴用感宋江之恩义,自缢宋江坟墓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吴用出场后,献出的第一计就是“智取生辰纲”。
大名府梁中书娶了蔡京的女儿,为此,他每年都会给老丈人准备价值十的礼物,并安排人送到东京。刘唐、公孙胜探听消息后,报给晁盖,晁盖遂决定劫了这笔不义之财。次后,吴用说阮氏三兄弟入伙,白胜也加入。杨志押送生辰纲时,晁盖、吴用等人趁机在酒中下蒙汗药,放倒了杨志等人,就这样劫走了生辰纲。
然而,生辰纲丢失之后短短几天,济州府的观察何涛就根据弟弟何清的话,抓了白胜破了案件,并知道了晁盖、吴用、公孙胜和三阮。随后,宋江报信,晁盖等人上梁山。
央视水浒宋江形象
很多读者据此认为,吴用的计策根本算不上智慧,否则不至于那么快就被识破;还有的读者找出了“智取生辰纲”的许多漏洞,比如赤发鬼刘唐特征太过明显,作案地点不好,晁盖等人不该住店,不该很快分赃等等,如此看来,智取生辰纲简直是漏洞百出,吴用实在是名不副实。
吴用的“智取生辰纲”,真的是漏洞百出吗?如果是,那怎么算的上“智取”?如果不是,岂不是说吴用智慧不足?该怎么看这件事呢?其实,从两方面来看,就能明白。
智取生辰纲,“智”在哪里?
因为最后破案,就认为吴用的计策不够好,这种看法其实不对。从刘唐报信,到最后成功劫取生辰纲,其实吴用出了很多力,比如他拉三阮入伙,安排白胜卖酒,确定作案地点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定计策。
什么计策?就是如何不知不觉地在酒中下蒙汗药,骗过老江湖杨志。事实上,要保证这个计策的成功,至少有三个难点。
央视水浒杨志形象
其一是如何相遇。按照杨志所说,黄泥冈是强人出没的地方,他带着队伍经过这里时,是非常想赶快过去,只是挑担军士实在走不动了才不得不歇息。晁盖等人要想放倒杨志,也必须在这里歇息、卖酒。可如果杨志先到,晁盖紧随其后,如此巧合的“偶遇”,恐怕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会怀疑。所以,如何做到“自然相遇”,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一点不完成,后面就没法继续。
其二是如何卖酒。假设前面都铺平垫稳,白胜带着酒走到黄泥冈时,如何保证杨志等人一定买酒喝呢?尽管天气很热,军士挑着担子也很辛苦,可毕竟杨志严格对待众人,他未必就会允许众人买酒。而且他后来也的确不允许军士们买酒喝,甚至动手打人。如果杨志不买酒喝,那又该如何取得生辰纲?
其三是如何下药。如果直接提前在酒中下药,那么晁盖等人就不能喝,否则自己一方人先倒下了。可如果白胜卖的酒晁盖不喝,又会显得很可疑,这样一来,杨志可能会察觉,因为杨志敢走江湖路,显然江湖经验丰富,熟知江湖强人的手段。可如果不提前下药,又该怎么放倒杨志等人呢?这是很大的难点,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其实,难点远不止这些,还可以列举很多。比如,万一杨志刚喝酒,就察觉有问题,晁盖该怎么办?如果杨志等人分批喝酒,又该如何处理?若是白胜被识破,该怎么收场?如果双方最终发生火并,能不能确保成功等等。可以说,从相遇到卖酒再到下药,任何环节稍有纰漏就会功亏一篑。所以,这很考验晁盖和吴用,尤其是吴用的计策。
当我们看完这段文字就会发现,吴用的确聪明绝顶。
为了能够与杨志一行人“相遇”,他们提前到了黄泥冈,还在那里歇息。提前到,看起来既不会那么巧合,也能让杨志消除疑心。因为正常情况下,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面的人盯着前面的人。只是杨志万万没想到,其实这次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前”。
为了让杨志等人买酒喝,晁盖等人先行买酒。而且喝完一桶之后,刘唐又偷偷舀了另外一桶酒,而且还喝了一口。这就让杨志等人确信,第二桶酒也正常。
为了让杨志更加确信酒中无药,吴用没有提前下药,而是在偷酒喝时下药。
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央视水浒白胜形象
先当着众人的面喝酒,再偷酒喝,最后趁机下药。这样的一出戏,若非提前知道,恐怕谁都难逃上当的结果。十五年前,我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感觉非常震撼,因为我万万想不到,原来还可以这么下药,这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啊!
吴用如此计策,难道称不上“智”吗?显然可以。
所以,吴用多管齐下,直接攻破了杨志的防御线。到这一步,其实吴用的计策已经成功了。最后,杨志等人果然买酒喝,晁盖等人也顺利劫走了生辰纲。
这就足以说明,吴用的计策很有用。
很多读者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押送生辰纲时,杨志一方与晁盖一方火并,谁能获胜?其实,这个问题吴用还真考虑过,而且也给出了方案。
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
央视水浒晁盖形象
从“力则力取,智则智取”可以知道,吴用显然备了两手方案。所以说,如果双方发生火拼,吴用是有把握获胜的,毕竟一个刘唐就能与雷横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何况晁盖与三阮也不差,大法师公孙胜则更是无敌。
吴用就好像职场中经验丰富的策划师,当举办重要活动时,策划师总是会预备一套方案,以防出现意外时,能够从容救场。这一点来看,吴用显然是成熟的谋略家。
所以,吴用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完全名副其实,他的确配得上“智多星”的绰号。
智取生辰纲,“漏洞百出”吗?
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任何作案都会留下蛛丝马迹,所以案件有漏洞很正常,吴用智取生辰纲,也是如此。网络上所谓的“智取生辰纲十大漏洞”,其实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所谓“作案人员特征明显”,是指赤发鬼刘唐。其实,刘唐本来绰号是尺八腿,只是腿短,赤发鬼是谐音讹传,后来作者也据此把刘唐描述为“鬓边朱砂记,上面一片黑黄毛”的形象。最关键的是,原著也没说刘唐露出了鬓边胎记。
央视水浒刘唐形象
其实,晁盖等人假扮为卖枣子的客人,自然会作普通人打扮。否则,难不成公孙胜还能一身道袍去卖枣子,去劫生辰纲?
所谓“作案地点离村庄太近”,其实恰恰是为了白胜的出现。若是策划在荒郊野外,或者距离村庄太远的地方,那白胜的出现就太可疑了。
还有读者说“晁盖名气大,容易暴露”“吴用不该住店”“不该过分早分赃”等,其实这些问题,一方面是为了下文做铺垫,一方面也是因为水浒采用了《大宋宣和遗事》中的生辰纲之事。
《大宋宣和遗事》(下称《遗事》)中,就说到了晁盖、吴加亮、刘唐等人,在酒中下药,劫取了马县尉押送的生辰纲。
(马县尉)买了两瓶,令一行人都吃些个。未吃酒时,万事俱休;才吃酒时,便觉眼花头晕,看见天在下,地在上,都麻倒了,不知人事。笼内金珠、宝贝、段匹等物,尽被那八个大汉捡去了。
正因为早期水浒故事中,是晁盖带着队伍劫取生辰纲,所以采用这一段故事的水浒,也只能是由晁盖带头。《遗事》中,晁盖是因为丢下的酒桶暴露了自己,不过水浒中改成了白胜。正因为白胜会暴露晁盖,所以作者把白胜设定为爱的人,又让晁盖等人住店,让何清碰到晁盖、认出晁盖等。
说白了,是作者为了行文方便,才刻意如此。否则,晁盖等人既不住店,何清又不知白胜,如何引出后面的故事呢?
前一次生辰纲被劫,是完美犯罪吗?
很多读者说,书中提到过去年生辰纲也曾被劫,但一年过去了官府没有任何线索,更没有查出真凶,似乎是“完美的犯罪”。
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
看起来,前一次劫取生辰纲的人比吴用更高明。但实际上,这仍旧是作者为了行文故意为之,因为这样写有不少好处。
首先,能表现梁中书给蔡京送礼不止一次。或许之前也有,只是没被劫走。这就能说明梁中书贪财受贿,体现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其次,能为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做铺垫。试想如果说去年劫走生辰纲的人被抓获,那么谁还敢劫生辰纲呢?最后,这样也给初读水浒的人留下悬念。去年的劫匪没被抓,今年晁盖等人也会这样吗?如果晁盖被抓,有没有人救他,怎么救他?如果晁盖没被抓,又该如何引出宋江等人等事呢?
文学作品中,适当的留白再正常不过,比如王进的归处,十大节度使招安之前的故事等。对此,读者不必深究,更不必与主角作对比,毕竟书中人物不可能同选择,同命运,这都是作者为了前后文才如此写作。
所以,拿之前生辰纲被劫与吴用的“智取生辰纲”作对比,并没有意义。
总而言之,吴用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很成功,所谓“漏洞百出”,只是结果论。从原著来看,整个计策唯一的漏洞,就是何清认出了晁盖和白胜,而从水浒成书角度来看,这又是必然。
答案: 解析: 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北宋末年,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 为讨好权臣蔡京, 民脂作生辰纲献京. 三都捕快何涛受委任护送生辰纲顺利通过配州, 杨志负责押送. 刘唐饱受贪官迫害, 遂联同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白胜等智劫梁中书向京贺寿的生辰纲.志在押运途中, 步步为营, 但终为盖等人所算, 于黄坭岗被迷倒, 尽失生辰纲. 黄坭岗为涛所管辖, 涛被责失职, 惨遭受刺青之刑并被判监, 幸得其属下求情得免入狱. 涛奉命追查, 胜将所分获之生辰纲财物带回家时为涛之弟何清所见, 清告密于其兄. 涛将胜擒获, 在严刑迫供下, 胜供出盖等人. 涛率领雷、朱二人及一众官差往盖家捉拿盖等人. 余众获宋江通报, 乘夜渡江上梁山.
“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如何鞭打众军汉,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进谗言,以及军汉们如何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虽然有内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推走,读者也如坠五云雾里,弄不明白到底在哪一步酒里被下了蒙汗药。最后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状。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抢夺的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实施着,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如果这个故事换一种写法,把晁盖等人的用计和行动明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观众面前,那故事就平淡无奇了。可见,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来讲,效果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