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和燕王什么关系
在《明通鉴》中有一句话,“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这句话正是指的朱元璋的两个儿子,一个是燕王朱棣,另一个则是宁王朱权。
历史上的宁王朱权在靖难之役中却被燕王朱棣用计算计,自己的精锐部队朵颜三卫被朱棣带走,甚至连朱权本人也被胁迫着参加靖难。表面看来,宁王似乎并没有展现出所谓的“善谋”,反而被燕王耍了。事实并非如此。
在太祖时期,13岁的朱权就被封为宁王,15岁便前往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就藩。而朱棣的封地在北平,两藩的位置相距不远。相比之下,宁王朱权的封地更加靠近蒙古势力,因此在战略上更为重要。
宁王手下拥有八万精锐部队和六千战车,尤其是其麾下的朵颜三卫骑兵更是明朝最强大的骑兵部队之一。此外,朱权还多次与其他藩王一同出塞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靖难之役发生时,燕王和宁王都是建文帝担心的对象,因为这两个叔叔的势力都很强大,对自己的威胁也最大。宁王手中的八万精锐正是他的筹码,他倒向哪一方都可能左右战局。
建文帝削藩后,宁王朱权被派人招至京城,但他选择了观望。虽然被建文帝削去了三护卫,但这个选择在当时来说是明智的,因为进京必然会受到不利对待,而且起兵反叛的力量还不足以与朝廷正面对抗。
朱棣率军进入大宁后,宁王热情款待,但并未选择进京,而是选择了观望。这个决定表明了宁王对局势的清醒认识和善于把握时机的能力。
朱棣最终成功登基后,宁王朱权并没有指望朱棣兑现“平分天下”的承诺,而是希望得到一块较好的封地。几经周折后,他被封到南昌。
在南昌,宁王开始与文人、道士交往,并热衷于戏曲、著书,甚至拜道家天师为师,研究道家经典。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化修养,也是为了消除朱棣的猜忌。
宁王和燕王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尽管历史上的宁王在某些时刻表现得似乎有些软弱,但他的观望和善谋,以及与燕王的周旋,最终使得他在政治斗争中保住了一线生机,并以宁献王的名号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