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算命 昌都寺庙
昌都寺,又称昌都罗尔布寺,是一座古老的雍仲本波教寺,是一座古老的雍仲本波教寺。寺庙位于撒瓦脚乡阿拉学村,距金川县40多公里。它建于三世纪,由绰斯甲土司的兄弟郎松拉、丈夫和贝嘉木创建。它有1600多年的历史。昌都寺所在地,海拔3460多米,属高半山区,气候温和,群山重叠。每当春天来临,群山绿意盎然,流水潺潺,湖光山色映成趣,一直是宗教人士冥想的好去处。
寺庙于1984年经***批准开放,恢复重建。今天的昌都寺,大雄宝殿巍然屹立,金碧辉煌;穿过走廊就像盘龙静静地躺着;殿内雕梁画栋,画满了布。幸饶弥沃如来佛、昔拉麦桑、昔拉嘉木参三位慈眉善家居宝座。镶嵌金银珍珠玛瑙的灵塔精致透明,各种经典作品展示有序,灯火通明,香烟枷锁环绕,香客不断。它已成为金川县撒瓦脚乡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
基本中文名称:昌都寺地理位置:金川县海拔:2000多米别称:昌都罗尔布寺教派:古象雄佛教雍仲本教历史:1000多年历史文化、现任住所、名称起源、佛教活动、交通路线、历史文化昌都寺,又称昌都罗尔布寺(意思是:“海边宝贝寺”)。“雍仲本教”(以下简称本教)起源于古象雄(现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神山,是基于显、密、大、圆满的理论,以皈依三宝为基础,帮助世界救人,引导人向善。它也是中国西藏的佛教,有着1800年的历史。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是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发展起来的。古象雄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传下来的如来正法。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大乘佛法,把所有有感情的众生作为普遍的对象,让世界破迷开悟,打破障碍,解决今生来世的痛苦,获得成功的解脱。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前,在所谓的西藏正史之前,青藏高原已经有了一个辉煌的文明,那就是“古象雄文明”。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本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西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七世纪前,所有天文学家、教育学家、翻译家、医生、占卜者、算命师、风水学家和受过教育的学者都可以被称为“本波”。当时,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以被称为“本教”。事实上,“本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信仰,更是藏族同胞的文化体系、哲学思想、文明礼仪、民俗、民族精神和社会教育。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实际上是所有藏族历史、宗教和文化的起源和来源。它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材料,也是任何藏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个重要领域。2013年7月,“古象雄佛”大藏经汉译工程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雍中本教”创造了许多西藏文化的开始,如生活民俗、礼仪规范、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宗教信仰、政治教育体系、歌舞绘画艺术等,值得称为西藏文化和西藏佛教的源泉!这座寺庙历史上影响很大,历史悠久,是另一座古老的雍仲本教寺庙,仅次于皇家寺庙雍仲拉顶广法寺。寺庙所在地,海拔2000多米,属高半山区,气候温和,群山重叠。每当春天来临,群山绿意盎然,流水潺潺,湖光山色映成趣,一直是宗教人士静修的好去处。历史上,昌都寺是古绰斯甲地区的官庙,也是专门为士司管理辖区内宗教事务的首脑。其是“郎松”,仅次于土司。它是传承的,由土司兄弟管理。它负责管理和分布在周山乡的土司官寨中心。西南与甘孜接壤,北与壤塘相连,东与马尔康交界,东南与大金相邻。方圆2万平方公里上的几十座寺庙。根据中华人民成立初期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绰斯甲有40座寺庙和3个教派(本波教、红教和黄教),共有活佛、和扎巴2567人。根据中华人民成立初期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绰斯甲有40座寺庙和3个教派(本波教、红教和黄教),共有活佛、和扎巴2567人。由于历代士司和郎松都相信本波教并给予大力支持,本教已成为该地区的主导教派,并以昌都守为寺庙的第一和核心。郎松住在昌都寺。每个寺庙的堪布都由他任命。每个寺庙的温布都应轮流担任吉昌都寺官寨的管家和派扎巴吉昌都寺的服务。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祈祷会上,每个寺庙都应该派人参加。有成千上万的僧侣,规模庞大,非常宏伟。在郎松下,昌都寺的管理分为两个系统:教务和寺庙政务,按制定要职,协助郎松管理全土司辖地的宗教事务。不仅如此,昌都寺的僧侣大德还帮助土司参加外交活动,与土司或代表土司上京朝贡一起受到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赠送的纯银尊胜佛像仍然保存在寺庙里。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昌都寺的本教在木赤达莫宗(地名)木氏家族高僧世系的孪生郎松拉丈和绰斯甲顶头三尊在世时,雍仲本教的九次第乘、四门五库、大小五明学蓬勃发展,教规也十分健全,持戒沙弥、比丘、通晓密咒的贤德,获得最高胜利的高僧和行老层出不穷。五座殿堂供奉着泥塑千尊本教祖敦巴辛饶之像、铜塑、静猛金刚、珠光宝气装饰的灵塔。尤其是名为“通珠钦波”的印经房,在全士司辖地远近闻名。它是当时该地区一家能够承担印刷的机构。拥有各种佛像和神灵保护的印刷板和数万块藏经甘珠尔的印刷板,充分展示了当时昌都寺传经弘法的规模和能力。特别是名为“通珠钦波”的印经房,在全士司辖地远近闻名。它是当时该地区一家能够承担印刷的机构。拥有各种佛像和神灵保护的印刷板和整套藏经甘珠尔印刷板,充分展示了当时昌都寺传经弘法的规模和能力。在中,昌都寺未能幸免的灾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十一届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实施,寺庙于1984年经***批准开放,恢复重建。今天的昌都寺,大雄宝殿巍然屹立,金碧辉煌;穿过走廊就像盘龙静静地躺着;殿内雕梁画栋,画满了布。幸饶弥沃如来佛、昔拉麦桑、昔拉嘉木参三位慈眉善家居宝座。镶嵌金银珍珠玛瑙的灵塔精致透明,各种经典作品展示有序,灯火通明,香烟枷锁环绕,香客不断。它已成为金川县撒瓦脚乡美丽的风景线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现任李西活佛新嘉旦真,四川省金川县昌都寺活佛,金川县佛教协会会长;阿坝自治州政协委员。起初,寺庙建在当地一个小海子边的山坡上,以建址的具体方向命名为“海边寺”(藏语“昌都寺”);经过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寺庙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完全可以回应信徒的要求,满足他们的信仰要求。就像传说中的如意宝贝一样,它在弘法方面也很方便。因此,罗丹宁波大师堪称当地四大雍仲本教之一,按照郎松南卡旺丹的旨意,在原“昌都”一词后加上“宝贝”一词,使寺庙名称为“海滨宝贝寺”,藏语为“昌都罗尔布寺”,简称“昌都寺”。昌都寺每年有四次大型佛教活动。农历一月初五,赛唐卡(美丽大师晒佛节);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讲经灌顶大法会;六月初,念“哑巴经”;十二月十五,金刚大法会,舞神舞。交通路线昌都寺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撒瓦脚路至昌都寺有以下交通方式:西门站-金川县站63.00元茶店子站-金川县站103.50元茶店子站-丹巴站114.50元新南门旅游客运站-八美站14.5万元昌都寺,又称昌都罗尔布寺(意为“海边宝贝寺”),是一座古老的雍仲本波教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雍仲本教”(以下简称本教)起源于古象雄(现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神山,是基于显、密、大、圆满的理论,以皈依三宝为基础,帮助世界拯救人民,引导人们走向善良。它也是中国西藏的佛教,有着1800年的历史。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是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发展起来的。古象雄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传下来的如来正法。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大乘佛法,把所有有感情的众生作为普遍的对象,让世界破迷开悟,打破障碍,解决今生来世的痛苦,获得成功的解脱。
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前,在所谓的西藏正史之前,青藏高原已经有了一个辉煌的文明,那就是“古象雄文明”。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本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西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七世纪前,所有天文学家、教育学家、翻译家、医生、占卜者、算命师、风水学家和受过教育的学者都可以被称为“本波”。当时,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以被称为“本教”。事实上,“本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信仰,更是藏族同胞的文化体系、哲学思想、文明礼仪、民俗、民族精神和社会教育。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实际上是所有藏族历史、宗教和文化的起源和来源。它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材料,也是任何藏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个重要领域。2013年7月,“古象雄佛”大藏经汉译工程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
拉萨算命
“雍中本教”创造了许多西藏文化的开始,如生活民俗、礼仪规范、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宗教信仰、政治教育体系、歌舞绘画艺术等,值得称为西藏文化和西藏佛教的源泉!
这座寺庙历史上影响很大,历史悠久,是另一座古老的雍仲本教寺庙,仅次于皇家寺庙雍仲拉顶广法寺。
寺庙所在地,海拔2000多米,属高半山区,气候温和,群山重叠。每当春天来临,群山绿意盎然,流水潺潺,湖光山色映成趣,一直是宗教人士静修的好去处。历史上,昌都寺是古绰斯甲地区的官庙,也是专门为士司管理辖区内宗教事务的首脑。其是“郎松”,仅次于土司。它是传承的,由土司兄弟管理。它负责管理和分布在周山乡的土司官寨中心。西南与甘孜接壤,北与壤塘相连,东与马尔康交界,东南与大金相邻。方圆2万平方公里上的几十座寺庙。根据中华人民成立初期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绰斯甲有40座寺庙和3个教派(本波教、红教和黄教),共有活佛、和扎巴2567人。
由于历代士司和郎松都信奉本波教,大力支持本波教,本教成为该地区的主导教派,以昌都守为寺庙的第一和核心。郎松住在昌都寺,由政府指挥。他任命了每个寺庙的堪布。每个寺庙的温布应轮流在吉昌都寺官寨担任管家,并派扎巴吉昌都寺服役。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祈祷法会上,每个寺庙都应该派人参加。有成千上万的僧侣,规模巨大,非常隆重。在郎松下,昌都寺的管理分为两个系统:教务和寺庙政务,按照制定要职,协助郎松管理全土司辖的宗教事务。不仅如此,昌都寺的僧侣大德还帮助土司参加外交活动,与土司或代表土司上京朝贡一起受到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赠送的纯银尊胜佛像仍然保存在寺庙里。
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昌都寺的本教在木赤达莫宗(地名)木氏家族高僧世系的孪生郎松拉丈和绰斯甲顶头三尊在世时,雍仲本教的九次第乘、四门五库、大小五明学蓬勃发展,教规也十分健全,持戒沙弥、比丘、通晓密咒的贤德,获得最高胜利的高僧和行老层出不穷。五座殿堂供奉着泥塑千尊本教祖敦巴辛饶之像、铜塑、静猛金刚、珠光宝气装饰的灵塔。尤其是名为“通珠钦波”的印经房,在全士司辖地远近闻名。它是当时该地区一家能够承担印刷的机构。拥有各种佛像和神灵保护的印刷板和数万块藏经甘珠尔的印刷板,充分展示了当时昌都寺传经弘法的规模和能力。
在中,昌都寺也未能幸免那场的灾难,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十一届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实施,寺庙于1984年经政府批准开放,恢复重建。今天的昌都寺,大雄宝殿巍然屹立,金碧辉煌;穿过走廊就像盘龙静静地躺着;殿内雕梁画栋,画满了布。幸饶弥沃如来佛、昔拉麦桑、昔拉嘉木参三位慈眉善家居宝座。镶嵌金银珍珠玛瑙的灵塔精致透明,各种经典作品展示有序,灯火通明,香烟枷锁环绕,香客不断。它已成为金川县撒瓦脚乡美丽的风景线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