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比喻

时间: 2024-02-08 本站作者

Q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怎样解释?

周公吐哺
zhōu gōng tǔ bǔ
〖解释〗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示例〗~,天下归心。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天下归心
tiān xià guī xīn
〖解释〗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Q2: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麽意思

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形容他忙着接待士人,洗头发的时候三次被打断握着湿头发出去接见;吃饭的时候三次吐出嘴里的肉脯出去接见(三是多次的意思,这里有一些夸张)。这体现出周公尊重士人求才若渴的高尚品德,所以天下的士人都尊崇他钦佩他。周公是周朝的......呃,一个相当于宰辅的官职 !像这样的人,才能让天下人归心呢!

Q3: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释义: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Q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意思

指圣王求贤若渴

Q5: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出自哪里

曹操的诗歌《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Q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怎样出自

曹操 《短歌行》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