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风水,农村大门朝东的风水

时间: 2024-02-04 本站作者

Q1:坐北朝南的房子,庭院大门开朝南,在东边好还是西边好

下山虎坐北朝南大门开中间西边后4米半左右前7米半左右的中间开小门好不好

Q2:房屋风水房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房子东边有棵桃树好不好哦

三十七道品与菩萨行
接下来是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境界。三十七菩提道品的重点统统在四念处上。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我们常把它当作是佛学的理论看过去了,都觉得自己懂了,实际上,四念处包括了一切佛法大小乘修持的基本。首先我们拿现代学术方法来讨论四念处,第一是念的问题。念是什麼?大家都晓得,一切凡夫的思想,起心动念就叫作念,普通名称是念头,人的思想、感觉等等谓之念。佛学的观念就叫它妄念,所谓妄是因为这些思想感情虚妄不实,靠不住的,它漂浮不定,变化无常。念是代表了我们内心的感觉、思想、感情等等。
修行的法门,是把这个念转化过来。如修念佛法门,你如何去念佛?念佛就是把这感觉执著的作用转化成念佛。讲到念佛,我们知道佛法修持法门,归纳起来有十念,念佛、法、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增一阿含经》有个偈颂:「佛法圣众念,戒施及天念,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后。」所有小乘的禅观法门,都没有超过这十念的,修持起来应该先念死,真正修行人应该随时觉得自己已经死了。譬如打坐,一上座要万缘放下,不放下,此心不死,所以就看作此身已死,万缘也就放下了。所以念死应该是第一,也是基本的,但是它在十念法中排最后,因为世俗观念认为念死不好,所以不排在念佛法僧等等之前,而万缘放下就是念休息。
我们一般修行的,只晓得念佛,但是真正念佛法门搞清楚没有就难说了,讲不好听的,恐怕搞清楚的还不多,几乎没有什麼人可以念到小本《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境地。至於能做到大势至菩萨讲的净念相继境地的,那更少了。一般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不是净念相继,这一句有好几念了,「南」是一念,「无」是一念,「阿弥陀佛」是四念,一字一念。真正的念佛法门是很难的。如果要谈观行的止观念佛法门,诸位就要先留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然后学佛的一切行。此外如密宗的观想佛像,也都是念佛法门。
讲到念法,那就更多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法,归纳起来如何念法呢?譬如念般若性空缘起中道观,理就是法,禅宗讲参也就是念法。
至於念僧,譬如崇拜传法的上师,藏密修法的人要先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四皈依。为什麼比显数多一个皈依?其实皈依上师也就是皈依僧,它为什麼分开呢?因为佛法讲师道尊严,我们能有佛法,都是因为有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后代的僧众,就代表是佛的弟子,代代相传。这个问题只能大概这麼说了,否则一讲开了可以写几十万字的书。
念戒同念佛、法、僧是一个东西,戒体一念不生,净念相继,戒到了,定也到了,慧也到了。大乘菩萨戒中有菩提心戒,证到菩提,心戒就可以完成了。念施是念一切放下,什麼都舍掉了。念天作什麼?我们要明白,能够不轮回转生入地狱、饿鬼、畜生下三道,而进入人道已经很难了,要进入天道真是谈何容易。不要以为你在学佛,就看不起天道了,我是连看到个土地公像都要合掌的,他至少是人中善人,鬼中善鬼,这就值得尊敬了。能升到色界天甚至无色界天,你没有戒定慧的修持、没有十善业道的修持,没有那麼容易的。
念安般是念出入息,像天台或密宗的法门,以呼吸入手。呼吸的梵文是安那般那,有时汉文翻成「安般守意」,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简称,守意是心念与出入息配合为一,不分离,是定境。真修到安般守意,初念住了,已经了不起了。
四念处的念身,界对这个修持法门争论很厉害,彼此像冤家一样。看到道家练身体的,守窍的,就骂是外道、魔道。但是密宗也有在身体上练的,所以显教就说密教是魔道,密教又看不起显教。实际上佛法有念身的法门,道家许多东西是从佛家偷来的,可是人家加上修持的经验,就成了另一法门了,密宗也一样。道家和密宗的法门可以归纳成四个字:「内照形躯」。如果我们把「内」字换成「观」字,就会接受它是佛家东西了,实际上是一样的。佛法里的白骨观、不净观等等,就是内照形躯。
念身不净是学佛的基本,可是我们反问,不净观真观得起来没有?这是学佛的第一步,打坐时做不净观,自己内照形躯,眼睛开也好,闭也好,一定了,反照身体五脏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观清楚了再丢开。我们这里有些同学观起来了吓一跳,原来自己的内脏如此之脏,自己都觉得恶心,这不是虚幻作梦,硬是看得很清楚。到这个时候,你去看经典的不净观记载,才知道佛说的话半点都没有错。白骨观如果观成了,每一个细节看得比X光还要清楚。我上次生病,有医生朋友很关心我,带了好多仪器来帮我量血压、作心电图,结果正常,别的地方也都正常,他就想要我去照X光,我只好告诉他,我没事的,不用了,告诉你吧,我如果连自己的身体内部还看不清楚,要靠什麼X光,那我岂不几十年白玩了吗?又有一个朋友,要介绍一位八十岁的老中医来给我把把脉,我也婉拒了,人家年纪大了,不要劳动他了。此外,这个身体用了这麼多年了,自己觉得没什麼毛病还很高兴,万一他看出什麼大毛病来,心理一定受影响。这是笑话,道理是念身观照到自己是清清楚楚的。如果自身内部的血脉气机循环都看不清楚,最基本的不净观、白骨观观不起来,那麼修持四念处的第一步念身,就有问题。如果这一步都有问题,以后一路的渐修要怎麼修?
念身不净,从不净观、白骨观开始,千经万论都跳不出这个范围。如果说你本事很大,不走这个路子,走的是禅宗,一悟就是,不要谈不净观、白骨观,念头一动自然就呈现出来了,那才叫悟。同样地,修密宗的观想,他所有的画像,单身的或是双身的,旁边都有骷髅,再不然手中拿著、身上挂著人骨,或是脚下踩著死人骨头,这表示如果基础白骨观不成就,你所有密法都不用修了。这是密宗的大秘密,我今天为大家揭穿,不然你们看不清楚,或者看了害怕。这是念身的重要。
再来是念受,观受是苦。讲教理看佛经往往就看过去了,可是都没看懂。受就是感觉,你觉得气脉动了、吃饱了胃胀、身体舒服与否、打坐腿发麻、坐著昏沈,这些都是感觉,你能离得开这感受吗?这是基本修持啊!观受是苦,一切苦乐都是苦,你不能够离开,那打坐的功夫再好,还是在受阴境界中。不要以为任督二脉通了,头顶发跳了,请问你没有感觉到头顶,怎麼晓得那儿在发跳?既然明白是在受阴境界中打转,观受是苦,还不赶快舍掉!这念还是在受阴境界中,没有跳开来。
观心是观心里的妄念。观法,心里的思想、意识状态、各种思想法则,一切都是无常,念念皆空,前念已过,后念不起,当下即空,是不是做得到?如果做不到,那这四念处一点基础都没有,下面的其他三十七菩提道品都免谈了。
证到果位还是小乘法,还没有证得菩提。《维摩诘经》始终在不二法门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什麼是不二?小大不二,小乘、大乘一样的,就是一个菩提道;世俗法与出世法不二,所谓真俗不二。
「虽行四念处,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这话怎麼说?从小乘来讲,做到四念处是证到空了,不受后有,这个世界不来了。感受的痛苦他没有了,得了涅盘之乐,心念不起作用,住在空这一边,四念处成就,证了果位,离了身受心法。但是菩萨道是要「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已证得涅盘还能够跳出来,也可以说,他既跳出来也没有跳出来。这里把三十七菩提道品拆开来讲,讲的是一个真俗不二。不要自称是大乘道而不讲小乘,你如果小乘都做不到,罔言大乘!小是大的基础。大乘的修法,一定要先做到小乘的四念处,但是不是永断身心,不是永求寂灭,出世入世不二,才是菩萨行。
下面三十七菩提道品就念过去不细讲了,要点都一样。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四正勤:未生善今生,已生善今增长,未生恶今不生,已生恶今断。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这里特别挑出来讲,你们喜欢神通的要注意。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慧如意足。足是满足,是如意的满足,爱如何就如何,等於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到七十岁才敢这麼说。你修佛法,算不准很年轻就得了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的欲,不是世间一切欲,你修行要求法、求定、求慧,这就是欲,不过这是正欲,是善欲,是好的。在座的各位都想悟道,搞了半天有几个悟了?没有悟,这个欲望,这个希望就没有达到。而悟了道,能真正大彻大悟,一切自在的有几个人啊?达到了才是欲如意足。
念如意足呢?你念佛做到了一心不乱吗?如一日如二日就不说了,能如一分钟、如一小时、如数小时一心不乱吗?念不能一心不乱,意识想不乱,但是做不到,就是念不得如意。所以四如意足谈何容易!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乱,做到像赵州禅师那样,二六时中(就是昼夜二十四小时,白天、夜里各六个时辰)老僧除二餐粥饭之外,无杂用心处。他能做到这个境界,八十岁还到处参访,人家问他为什麼还要参访,他答说因为未能打成一片。他谦虚啊!还说没有达到如意足。我常说笑话,赵州和尚这个话真了不起,但是如果碰上他老和尚,还要打他一棒,为什麼?不用功!他还会被两餐饭牵走就不对,要吃饭不知道食处才打成一片。这虽是笑话,也是真的,要如此用功才能算精进如意足。慧如意足更难了,你听经听过了能记得吗?上星期讲的,这礼拜就忘了,慧也不能如意,所以学什麼都不成。
这是大概解释了四如意足,我是不照教理解释,为了让你们很容易了解。《维摩诘经》并没有说得了四如意足,就得六神通自在,不要乱加解释啊!因为得到了四如意足,心念才可以得自在神通,得的是这个神通,不是六通五通的。那何以叫作神通呢?你加两个字:「神而通之」就懂了,现在大家拜一切的神只,不论是菩萨、关公、土地、妈祖,都叫作拜神明,神明就是神而明之。后世把虚字省略掉了就成了神明,也就是神而通之的神通。得了四如意足,而不走出离的小乘路线,因为神通自在,所以入世无碍,这就是大乘菩萨行。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这些句子的重点是「虽行」,是说虽然修行小乘的法门,可是不妨碍走大乘路线。以上是三十七菩提道品,我们不细讲,自己去研究。

Q3:房子坐北朝南,院墙大门朝东南方向开在风水学上是合理不?

这个要看你具体的情况定,一般如果是坐北朝南又是在农村的话那门应该是朝南才能说是坐北朝南,但是如果是在城市中的话就有可能是你上边的情况的,具体要看现场的情况

Q4:坐北朝南大门朝东的房子青龙白虎位在哪里,请问一下哪位懂阳宅风水的高手说一下?

定向是以大门开门为向,所以房子是坐西朝东,青龙在左,白虎在右。所以看具体的房子是否有青龙白虎

Q5:大门朝哪开哪个方向风水好

旺气在哪方就把门开在哪个方向!

Q6:房屋大门朝向风水有什么讲究

1:宅前风水要选对
1、小心摄像头。许多人家居大门前方都会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这样对防盗有一定作用,但是主要前方的摄像头正对你家门口,这样家里迟早要遭来盗贼,因此必须小心探头对家居的影响。
2、反弓路影响健康。许多豪宅房屋前方会有路或者水经过,这样代表了家宅平安,家人和睦。但是前方的水或者路如果是反弓,也就是背对家居弯向外的话,代表家人不和。这种道路与水的风水必须要注意。
3、住宅前杂乱要避免。住宅前方切忌杂乱,杂乱的大门,容易使主人犯上小人,影响心情和运势。特别是一些人喜欢房前堆砌小石头,以为是好风水的代表,其实这样反而不吉利,容易引起家人呼吸道疾病;如果门前有大石头挡路,则容易引起心脏疾病。
4、门前大树要留神。住宅前不要有枯树,这样容易导致家宅退财或者引起各种疾病。家居门前有大树要当心,如果树干是被腐蚀的,容易导致家人内脏的疾病;如果门前大树枯枝较多,家人四肢易出现疾病;门前的树藤蔓下垂,家人容易犯上官司。
2:房屋门向讲风水
1、大门要朝吉方。大门是众多房门中最重要的,家居的大门宜朝向本命年的吉方;总门指各房间门的总门路,一般是走廊的入口位置,宗门要避开凶方。
2、便门选择看五行。便门是指有庭院的房屋,或者别墅,是正门以外的旁门,一般是指进入花园或者庭院的门。便门的设置宜在吉方,或者位于生助大门五行的方位。
3、旁门设置论吉凶旁门是各个卧室的门,旁门与其他门相同,要避免位于凶煞的位置,旁门的吉凶影响到这个卧室居住者的运势。
3:楼上楼下大不同
1、楼上楼下大门朝向。楼上为天,楼下为地,对于一些复式或者别墅来说,楼上楼下的房门如果各朝不同的方向,主家容易招盗窃;此外,楼上的高度比楼下高,主人容易惹上毒瘾或者一些难言隐疾。
2、楼梯位置讲究。对于别墅,楼梯的位置不要位于客厅之上,可以在客厅的旁边或者后方。有些人喜欢在客厅的中央设置楼梯,这样对房屋的风水有影响。
3、小心高楼压屋。房屋边缘有高楼压屋,指居住的房子旁边的房屋楼层比自住楼层高,而且距离较近,左压左屋位的人凶,右压右屋位的人凶。
4、前后楼高有讲究。选楼时候,如果自住楼层后方的大楼比较高,这样可视作有靠山,对家人有利,如果房子的前有高楼,则视为前方有大山,对家人不利。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