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五行衍生的属性有哪些,八卦五行属性对照表

时间: 2024-02-02 本站作者

Q1:五行属性

蓝水晶
紫水晶
红木
翡翠

Q2:五行中土属性衍生出了什么?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Q3:之字在五行中的属性是什么

金,你看下面的文献
齿音属五行之金 拼音:z , c , s , zh , ch , sh , r
一、字形五行法
所谓形,就是字形,指字的形体构成。许多汉字在字形上包含了木、火、土、金、水,这可以直接看出来。如:
木:本、朴、术、机、桥、榕、林、桶等。
火:灿、烂、炎、炬、烽、煌等。
土:地、坚、坤、坦、培、增等。
金:鉴、钢、钮、铜、锡等。
水:泉、冰、汇、江、泽、派、涛等。
这是最古老最可靠也最广为人们接受的一种汉字五行划分法,原理源于汉字的象形文字特性,但最大的弊端是很多字形不包括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偏旁部首的汉字难以明确划分其五行属性。
二、字义五行法
所谓字义,就是字的义蕴,许多汉字从字义上可以确定五行,汉字是表义文字,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无论是象形、指示、会意和形声,其字形与字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汉字的部首,它其实就是表义的符号,所以,通过汉字的部首就能比较简便准确地找出其字义的五行。如:
艺、芳、含等可归入木类。
光、辉、耀等归入火类。
山、岩、峰等归入土类。
刘、列、利等归入金类。
鲜、雷、雯、霏等归入水类。
通过对汉字部首的五行划分,可以对大部份汉字的字义五行作出准确的划分,然而,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少数字虽有表示某种五行的部首,但字义经“假借、转注”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按新的字义来划分其五行;而对一些无部首的独体字和有相同部首却字义演变较大的字,须据情划分。
在五行学理论中,一般认为:凡具慈善性、生发性者五行为木;凡具文明礼仪和发热发光者五行为火;凡具敦实性和包容性者五行为土;凡具智慧和流动性者五行为水;凡具仗义性和质地坚硬者五行为金。根据字义五行法划分汉字五行属性须注意如下几点:
1、凡五行理论涉及到的字或部首,原则上按五行理论划分其五行。
如仁为木、血为火、龙为土、辰为土、北为水、黑为水、鼠为水等。
2、凡多义字,按取名时的选义划分其五行
如斤,如字义取砍物的工具时,则字义五行应划为金,如为记量单位,则字义五行应划为水。
3、凡古义与现代义区别较大的,按现代义划分其五行
如帅,古义为佩巾,五行应为木,现假借作将帅之帅,五行应为水。
4、凡字形与字义的五行发生矛盾时,按字义为准划分五行。
如新,部首从“斤”,也有“木”部,古义有砍伐的意思,如此五行应为金,然而,“新”字的字义现主要是指新的东西,与旧相对应,故五行宜划为木的弱五行。
5、凡有双五行部首的字,以主要字义和取名时的主要取义划分其五行。
如闻,一般“门”部首表示一定的范围,五行应为“土”,而“耳”五行主水,因闻的字义主要是听见,所以应将闻的字义五行划分为水。又如沐,有“氵”和“木”部,因沐的字义主要是与洗有关,所以应将沐的字义五行划分为水。
字义五行法其实是字形五行法的一种延伸,两者同源而分流,最终却是殊途而同归。字义五行法也是最能体现取名者水平的一种五行划分法,因为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且往往一字多义,要根据字义正确划分其五行属性需要判断者具备深厚的国学尤其是文字学知识。
三、音韵五行法
在姓名的音律学中,最复杂的是其五行定义。五行学说将声音定性为五行元素,从而在起名中起到病药补益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将世界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又因阴阳分野,合称“阴阳五行”。五行学说和“阴阳八卦”学说互相参照和补充,共同组成中国古代“玄学”最基础的结构。古人所谓五音归类标准,是指宫、商、角、徵、羽这五音,音韵学上指喉音、舌音、牙音、齿音、和唇音。关于五音与五行对应关系,古籍多有矛盾,今人也莫衷一是。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古今语音差异及当今方言差异造成的。由于语音的多变性,所以固定字音的五行会遇到很多困难。其实字音的五行还是要从喉、舌、牙、齿、唇五种器官发音,所以我们不须要细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古书中也有多种定义,很不同时代互相矛盾,当前很难弄清楚),我们只要了解喉、舌、牙、齿、唇的五行定义就可以了。换言之,我们只要将发音器官的五行定义弄清楚,就可以省略了五音定五行之性的麻烦,而直接对语音进行五行划分。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土主肌肉,火主血脉,木主筋气,金主骨牙、水主体液,所以相对于五脏即是土主脾胃,火主心脏,木主肝脏、金主肺腑、水主双肾。对于口腔来说,稍微复杂一些,首先应明确嘴唇是肌肉组织,故唇一定属五行之土;另外牙齿属五行之金也应当明确。但古人将“牙”和“齿”是分开来讲的,“齿”专指切牙(门齿)和尖牙,“牙”专指双尖牙和磨牙,因此古人对字音有“牙音”和“齿音”的区别。但古人所提到的牙音,并非由臼齿发出的声音,而是指相对来说,经过臼齿的气流较多而已。如果让气流更多的经过臼齿部分,口腔必须要撑开两腮移出部分空间,这要依靠“筋”的力量,故“牙音”属于五行之木; 《内经》称:“心主舌”,又《灵枢 . 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由于心主火,故此,舌属于五行之火。咽喉在口腔的下后方,喜欢水,最怕干燥,故喉属五行之水。详见下表:
唇音属五行之土 拼音:b , p , m , f, w
舌音属五行之火 拼音:d , t , n , l
牙音属五行之木 拼音:j , q , x , y
齿音属五行之金 拼音:z , c , s , zh , ch , sh , r
喉音属五行之水 拼音:g , k , h
五音分属五行,在中医引导(气功)理论中也有典为证。《正统道藏洞神部》云:“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以上即气功中的“六字诀”,是一种通过吐气发声而强身治病的修身养命之道。虽然其方法并非如此简单,但其以字音为用是鲜明的特色。
不过,不可以过分字音的五行信息,与字义字形相比较而言,字音最重要的是谐音内容。共五行意义次于字义与字形。
四、数理五行法
所谓数理,就是字的笔画数,字的尾数为1、2者,属性为木;各数字的尾数为3、4者,属性为火;各数字的尾数为5、6者,属性为土;各数字的尾数为7、8者,属性为金;各数字的尾数为9、0者,属性为水。使用数理五行法要有两个注意的地方:
(一)汉字的笔画数要以繁体字来计算。
(二)有些特殊部首按规定笔画计算。
(1)“氵”四点水算四画。如:清、洁等;(2)“扌”手旁算四画。如挑、拨等;(3)“月”算肉旁六画。如服、肪、脉等;(4)“艹”算六画。如英、苹、蓉等;(5)“辶”算七画。如达、迈、迅、过等;(6)左“阝”算八画,阳、阴、陈、陆等;(7)右“卩”算七画,如即、邓、邝等;(8)“王”算五画,如琬、珀、玫、瑰等;(9)礻(示),以示字计为五画;(10)衤(衣),以衣字计为六画;(11)“犭”算四画。如狄、猛、独等;(12)忄(心),竖心旁,以心字计为四画;(13)名字中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字要分别按1、2、3、4、5、6、7、8、9、10画。
数理五行法根源于19世纪自日本传入的“五格剖象法”(又称“崎健氏姓名学”),这是最受人们诟病的一种五行划分法,根据这种方法划分汉字五行往往会弄出“木”字属火(4画)、“水”字属火(4画)、“土”字也属火(3画)这样的大笑话。
汉字字义五行的划分,对命名非常重要。按传统命名法,凡先天命理五行不平衡者,其取名时均应作五行弥补,这种五行弥补,最合理、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字形、字义弥补。

Q4:五行及其对应的衍生物是什么? 比如金衍生出了雷,木衍生出了风,水衍生出了冰,火和土又衍生出了什么?

火为金,土为木

Q5:五行属性为土的字

汉字的五行属性,是在造字时即已形成的。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形、神、意兼备,是从自然类象中衍生出来的,是对自然现象的高度概括与凝聚,所以在汉字诞生之时,就已经赋予了相应的五行属性。它们体现五行属性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汉字是以形状来体现,有的字则是以神态来体现,而有的汉字则是以意义来体现。
比如水即是川流不息的水,三水即为淼,汉字带水,肯定具有水的五行属性;而木即是一根树立的杆,两木即成林,三木而为森,汉字带木,肯定具有木的五行属性;一火即为燃烧的样子,二火即为炎热,三火即为焱,汉字带火,肯定具有火的五行属性;一土为地,二土为圭,三土为垚,汉字带土,肯定具有土的五行属性;一金为单,三金为鑫,汉字带金,肯定具有金的五行属性。
但现在起名使用汉字时,却存在很多误区,有的人按汉字的笔画数来区分其五行属性,比如认为尾数为1、2的汉字属木、尾数为3、4的汉字属火、尾数为5、6的汉字属土、尾数为7、8的汉字属金、尾数为9、0的汉字属水。按这种区分原则,那4画的水字,自然就被列为属火了,如果说水字属火,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是不认同的,因为它违背了自然规律,如果按这样区分,那许多汉字的本来属性,都被黑白颠倒了,所以这种区分方法,显然是十分荒谬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按八卦方位所代表的数字,来区分汉字的五行属性。比如在八卦中,正北坎卦为1,因此卦属水,故将1列为水,那凡尾数是1的汉字,统统都被列为属水。再比如正南离卦为9,因此卦属火,故将9列为火,那凡尾数是9的汉字,则统统被列为属火……,这种区分方法,从源头上就错了。

Q6:玄天邪尊中五行的衍生属性是什么

都已经这个21世纪了,
这些问题只能当做笑话也谈论,,一笑而过就好了。,
不要想太多,,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