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正月初三又称什么 节日习俗有哪些

时间: 2024-02-02 本站作者

  正月初三也有一些需要遵守的讲究和禁忌。首先,不宜大扫除,因为扫除会把喜气扫走。其次,不宜和别人认错门,因为初三又称为“三朝”,认错门会被视为祈福不成。此外,还要避免剪头发,因为剪头发的音与剪福气的音相近,被认为会招来不吉利的事情。

正月初三又称什么 节日习俗有哪些

  正月初三又称什么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猪日,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同时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故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食物,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共享一年丰收。

  节日习俗: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中国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典故由来: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赤狗日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猪日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