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骑兵10万的价值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绝对是战场上的霸主。纵观历史会发现但凡最终能够一统天下的皇帝背后必定有一只强大的骑兵部队:刘秀的“幽州突骑”、李世民的“玄甲精骑”、北宋的“静塞军”,这些都说明了骑兵的重要性,毫不夸张的说“得骑兵者得天下”绝非空话。
纵使如此,会发现很多朝代苦于没有骑兵,比如北宋,很多人会归咎于他们没有河套地区,至少在北宋前期他们还是掌握着这块地方的,说没有养马场就是一句空话。那北宋为什么会不养骑兵呢?一句话:太贵。
古代骑兵的价值就好比今天的航母一样,许多国家其实也有能力造出航母,可为什么不造呢?贵,造得起却养不起,当今世界能够造出航母也能养得起航母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而古代骑兵也是如此,中原王朝能够打造一支骑兵队伍不难,可是如何养得起才是最大的困难。今天就来算一下,古时候养一个骑兵究竟要多少钱?
一匹战马的价值
古代的那些骑兵部队的人数一般都不多,比如李世民的“玄甲精骑”只有三千人,西夏的铁鹞子也是如此,而金人的“拐子马”以及“铁浮屠”也是不满万人。
这些人为什么不扩充自己骑兵队伍呢?不是不想,而是他们扩充不起。就拿战马来说吧,古代对于战马的要求很高,古代骑兵所配种的战马都是从塞北、西北这些地方的,因为这些地方有良好的牧马场,气候也非常适合马儿生存,故而就耐力这方面来说就比南方马要好的多。
战马也是需要更迭的,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匹战马跑了十几年,这种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一匹战马的寿命大概就在三到五年左右,所以这就等于每年都需要更新换代一批战马。
第三战马也是需要吃饭的,由于战马需要经常上战场,所以就必须要保证营养,不能单单的只喂草料,而是要经常喂饲料、大豆等食物维持大豆的健康。
在汉朝时期为了鼓励民间养马就曾经下达过三年免除赋税的决定,而据专家推测一匹战马的草料就能够养6到10个士兵,养一匹战马的资源可以养3户人家。
骑兵也养不起
而除了战马贵之外,骑兵也是一个大开销,陆地上的那些步兵、弓弩兵等等都是针对方针,搏斗等战场基础方式训练的,而骑兵的培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骑兵先要做到人马合一,《汉武大帝》之中就说过“完全是一群骑在马上的步兵”,因为骑兵骑在战马上经常颠簸,故而陆地上的那些搏杀技能一旦到了马上可能就不再那么灵验了。
养一个骑兵往往需要耗费三年的时间,按现在的话来说骑兵也属于“技术性人才”,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古时候招募骑兵大部分招募的都是北方人,其中尤以并州、幽州、凉州等地为主,因为这些地方的人经常和马混在一起,可以直接上手。
而且骑兵骑在马上不单单是要刺杀,而且需要身披重甲,体力方面就也有需求量,所以这一点又刷掉了多少人。
骑兵的战甲
古时候的骑兵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两种,轻骑兵就不说了,随魏晋南北朝时期马镫以及马铠的出现,重骑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原来在这两样的基础上还得多加一项开支就是铠甲。
古时候的朝廷规定了“家里可以有刀剑,但是不允许有铠甲”。为什么?因为铠甲很贵,其中打造铠甲需要的是铁,古时候铁可不像现在这样,那个时候可是管制器具,而且生产开凿极为不易,按当时的价值来统计的话一幅铠甲的造价和一套房子差不多。
当时一套铠甲打造需要一两年时间,而打造一幅铠甲的话需要20斤铁左右,而如果是像铁浮屠这种估计要60斤左右。在工业实力强大的今天自然是没什么,可是那个时候制造业和开采业都很薄弱,打造铠甲都是工匠们一锤一锤砸出来的,这铠甲的价值可想而知。
所以综合这些来计算的话,古时候养一个骑兵至少等同于10到20个步兵,外加上每年都需要更新换代,当时很多朝廷都认为这笔账不划算就没有投入那么大的资源。
事实上不得不承认北宋统治者的短视,他们没有看到,一个重骑兵足可以冲垮10个步兵结成的阵型,而10个步兵不一定能打败一个骑兵,这些投资的背后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军事历史都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让别人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