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八字方针的,八字方针的目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是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八字方针,即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要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纵深发展。要以少量的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配套成龙,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扩展资料: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在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到1962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字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
《 报告》中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此之前,李富春于8月中下旬对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进行研究时,根据上海会议和北戴河会议精神,特别是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提出应以“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安排经济工作的意见。8月底,周恩来提出,应在“调整、巩固”后面加“充实”两字,从而最初形成了完整的“八字方针的意见。
自力更生 丰衣足食
2005年10月11日
1961年1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正式宣布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