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为什么叫水星 水星是怎么形成的
在中国古代,由于观测技术上受到限制,人们会觉得水星将呈现出白色。但因为水星具有明亮的位置,在天空中则显得特别显眼,又被人们称之为水星。
五行学说和神话传说
伴随天文学的逐渐发展,人们开始对水星有更深入的了解。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水星发现水星的颜色和深灰色比较相似。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黑色就等同于水元素,因此直接将水星命名为水星。在欧洲文化中,人们认为水星就等同于是天神墨丘利,是古罗马神话中可以传递信息的天使。水星又是能快速奔跑的天神,可有效复合水星可以快速运动的特性。
水星的形成
水星的形成和其他的行星类似,都是由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聚集而成。水星和太阳距离比较近,在形成过程中将受到来自阳光的强烈影响,导致水星的形成和其他行星之间有所区别。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水星的核心比较大,在整个行星中占据70%以上。这一个巨大的核心是由铁元素和镍元素组合而成,在水星的表面有许多的山脉和陨石坑,说明之前曾遭受过强烈的撞击。由于水星和太阳比较近,导致水星的轨道并不是很稳定。
水星简介
水星是太阳系中很早就诞生的一大行星,直径只有4879公里,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大行星,但水星拥有较高的密度。水星的表面温度较高,白天和晚上将呈现天壤之别,白天接近430℃,晚上下降到零下180℃。水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45亿年之前,当时太阳系中的星云开始坍缩,形成了太阳以及周围的一系列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