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数学知识,易经与现代数学结合
一为太极,二为两仪,三为八卦的爻数,四为四象,五为五行,六为六十四卦的爻数,七不知道,八为八卦,九为九宫。
另外,河图、洛书中有数字,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也是有次序的。
在易经中,九为至阳之数,六为至阴之数。
六十四卦中的第五爻为正位,所以皇帝称自己为九五之尊。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是根据我国八卦图发明了计算机二进制,震动了世界科学界,故八卦有计算机之母的美誉。 追问: 谢谢!八八六十四卦组成的数学含义是什么?这一串数字描绘了什么? 回答: 不用客气,从八卦的生成过程来看,其中充满了各方面的数学知识。 “太极生两仪”,体现了数可分的思想。从太极图上看,两仪(黑白阴阳两鱼)的面积相等,两个对和图的面积正好为大圆(太极)面积的一半。 “两仪生四象”, 老阳(阳阳),老阴(阴阴),少阳(阴阳),少阴(阳阴); 四象可用坐标图象表示,各象的正负完全符合X、Y轴的符号。 “四象生八卦”,八卦体现了排列组合思想,这种排列是圆满的。 八卦以两个爻(——或――)三叠成一个卦,恰好可以组合成八卦,而且只能组成八卦,这不仅和代数的排列原理和方法相一致(其排列运式:2的三次方为8),也正和立体几何学把空间三个轴(XYZ)分成八个卦限,用三个轴的正负符号来表示立体坐标上的一个点相符合。 由八卦与立体坐标卦限的对应图可见,卦所表示的实际上就是空中的一个特体——抽象的点,所不同的只是表达符号的差别,即数学是用+++,―――等符号,而八卦是用爻表示罢了。 古人为什么只用三个爻而不用两个或四个爻组成一个卦呢?由现代科学可知,空间的一个点即物体的抽象,是由三维坐标构成的,而一个粒子也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这就说明了八卦以三爻成卦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世间万物都受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人也不例外,故《黄帝内经》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就是说,阴阳五行生克是主宰万物生化之权的, 《周易·系辞》有:“原始及终,故知死生说。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现代医学也认识到,人之所以生病,以至死亡,或发生其它伤事,凶灾之事,都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在起决定的作用,八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生克变化的规律,预测人的疾病和人死亡的时间。 宇宙是一个大天体,人是一个小天体,小天体和大天体一样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不过它的运动是受大天体的影响而进行的,《咸》卦把大天体对小天体的影响总结为:“天地二气相感”。大量的历史事实也证明:这种天人感应是存在的。 长期以来,阴阳五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名词,实际上,阴阳五行之气,同样是物质,是有质量的,虽然现代科学还无法对它进行测度,但也承认它是一种非常精微的物质,决定着人的生死存亡。 这种精微的物质,人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用八卦、天干地支对人体进行排列和标记,就很容易看出人体阴阳五行衰变和发生生克制化的信息,所以八卦就根据阴阳变化的原理,五行生克的法则进行预测疾病。 我国很早就有“医易相通”的说法,就是说研究易学的人,都要把中医学的重要经典《黄帝内经》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书,研究中医学的人,也要把《周易》作为理论研究的渊源。所以八卦的原理,早就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为预测疾病和准确地诊断疾病,在信息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我们看一看八卦与人体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其中的奥妙。 八卦与人体: 外五行:乾为首,离为目,坎为耳,兑为口,坤为腹,艮为手,震为足,巽为股。 内五行,即八卦配五脏:乾兑为肺,离为心,巽为胆,震为肝,艮为脾,坤为骨,坎为肾。 五行:水为肾,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胃,金为肺。 八卦六爻在人体中的排列,依《卜筮元龟》中的论述:“初爻而是伤,二爻双脚患非常,三爻腰背常轻软,四爻必腹及肚肠,五爻肾岁多气胀,六爻头上患为殃。” 六爻中,鬼在乾宫防头疾,在兑宫重者有刀伤破损,轻者为牙痛;在离宫为眼疾,在震宫防脚足之伤痛,在巽宫为肱股之疾,在坎宫便不通,在艮宫必生疮疸,在坤宫病在腹。 六神主病,青龙临鬼,主酒色房事过度而虚弱无力;朱雀临鬼,主身热面赤,狂言乱语;勾陈临鬼,主胸满肿胀,脾胃不和;腾蛇临鬼,主心惊,坐卧不安;白虎临鬼,主跌打损伤,骨折气闷,女人血崩、产后虚症;玄武临鬼,主色欲过度,忧闷在心,阴虚等症。 追问: 谢谢。我听说八卦描述了银河系的宇宙形象,八卦又描述了DNA的组成规律,是不是真的? 回答: 恩。但只是略微涉及 追问: 谢谢!记不的是哪本书了,也不是略微涉及,而是把DNA的组成规律和八卦的一串数字一一对照排列。奇怪的是中国人的研究为什么就不会被重视,为什么总得让外国人来肯定和应用。先生知道这本书吗? 回答: 不是不重视,可能是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过少。或是技术不够先进天边的云 的感言: 谢谢!
听说是因为收集了很多人作的梦经过研究统计得出的
(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2)动静有常,刚柔断矣。(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4)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雷。(5)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7)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间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8)
注释:
(1)系辞:系,古字作毄,有系属义。辞,本作辞,即词,有说义。系辞本义是系辞于卦爻之下。案《系辞》:“系辞焉以断吉凶。”“系辞焉以尽其言。”即是其正。此处以“系辞”为名。乃指系在《周易》古经后面的文辞,为《十翼》之一。它是《周易》的通论:追述易之起源,推论易之作用,兼释卦义以补《彖》、《象》、《说卦》之不足,并言明占筮方法等。《系辞》分章,先儒多有不同:马融、荀爽、姚信等分上篇为十三章,虞翻分为十一章,周氏、孔颖达等分为十二章,陆德明分为七章,李心传分为十五章,王申子分为十六章。今从马融等分法,《系辞》下篇一般分为十二章。
(2)尊:高,贵。天阳气轻清在上,故曰尊。卑:下,贱。又作“埤”,卑,埤通。地阴气浊重在下,故曰卑。定:谓定其方位。以:已。《国语·晋语》“吾以除之矣”即其证。陈:列。
(3)动静有常:此指天地自然而言,天运转不已,故曰动;地凝重不移,故曰静。常:规律。天动地静之说,战国时代极为普遍。如《庄子·天道篇》:“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刚柔:刚谓奇画以象阳,柔谓耦画以象阴。断:分,判。
(4)方:先儒多解为方所、道、理、行虫动物类等,然以上诸说似皆不妥。通观此段文意,“方”在此应解作“事”。《象》之《复》“后不省方”句,王弼注:“方,事也。”即其证。象:天象,日月星辰。形:地形,山川草木。变化:天时变,故在天为“变”;变,熹平石经作“辩”,由成象到成形辨其化,可备一说。坤化成物,故在地为“化”。见:显现。
(5)刚柔相摩:乾刚坤柔之画相互摩荡而成八卦,即《说卦》所谓乾三阳坤三阴相互作用而生“六子”。摩:旋转。此指切摩。八卦相荡:八卦相互涤荡而运动。荡,又作“荡”。《释名》:“荡,荡也。”此有推移之义。鼓,通“郭”。《风俗通义·声音篇》:“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也,故谓之‘鼓’”。所以鼓有“动”之义。霆:雷之余气。《谷梁传》:“云雷者何?霆也。”润,滋。
(6)乾道:即阳道。男:阳性事物,即《说卦》所谓“长男”、“中男”、“少男”。坤道:即阴道。女:阴性事物,即《说卦》所谓“长女”、“中女”、“少女”。
(7)知,先儒多训为“主”、“为”。笔者管见,由《彖》释《乾》称“万物资始”考之,此“知”就应解作“资”,“资”、“知”音近互假耳。作:一本作“化”。笔者以为,由上文“乾资大始”考之,此处“坤作成物”之“作”,当训为“为”,即化生。易:平直,无所难。马其昶云:“易者易直也。光体浑同虚空,普徧群物,故曰易。《尔雅》‘平、均、夷、弟,易也’。注云:皆谓易直,此可识易之训也”。案《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故马氏之说极是。简能:简约之能。先儒有谓作“简从”者,上下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考之,此解可备为一说。简,简约而不繁。
(8)易简:平易简约。成位乎其中:人得天地之理,位于天地之中。位,居位。
远亲不如近邻,主动点
所以需要占星师本人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