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和文化,周公原名
历史上的周公应该指的是庄周,也就是庄子。周公解梦算是一种历史文化,它遵循的是周易的易经。庄公小梦迷蝴蝶,说的也是这个。
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复兴周礼,此后儒家礼法一直采用周礼,尤其是汉武时期实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周礼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说“礼乐文化”始于周公。
1、西周 初期家。姓 姬 名 旦 ,也称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辅 武王 灭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摄政。东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 洛邑 为 东都 ,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郑伯 。” 杜预 注:“ 周公 ,宰 孔 也。”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 庄公 十六年,有 周公 忌父 ; 僖公 五年,有宰 周公孔 ,非 周公旦 明矣。”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 周公 。”
周公之梦
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建立之后,辅佐周武王、周成王治理国家,在分封制的基础上,主持制定宗法制度、礼乐制度,为周朝的巩固与发展做出来重大贡献。
周公姬旦,姬姓,名旦,也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故称周公或周公旦。西周初期杰出的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