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正月风俗有什么讲究 春节期间有哪些习俗

时间: 2024-01-15 本站作者

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在正月也是会有不少的讲究和说法,而正月的风俗有哪些却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正月风俗有什么讲究 春节期间有哪些习俗?

正月风俗有什么讲究

正月初一是拜年日,人们以拜年、守岁、贴画鸡、放鞭炮的方式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初一的禁忌是不能动用扫帚、倒垃圾,也不能打碎碗盘,若不心摔了,得赶快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

正月初二女儿携丈夫小孩回娘家给父母长辈拜年,在娘家吃完晚饭就回家,不能在娘家过夜。有些地方也会在这一天拍全家福。

正月初三通常不外出拜年,传说中是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争执。另一种传说是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了避免扰乱“鼠辈”,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并在家中各处撒些米粒。

正月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不宜出远门。这天也是闭门歇业的日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从早上开始放鞭炮,打扫卫生。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六要送穷鬼,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累的垃圾扔出去,把穷气送出门。商店酒店也会选择这一天开张大吉。

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要尊敬每一个人,不能训斥小孩。

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天晴则五谷丰收,天阴则年歉。很多商人都喜欢选这一天开张营业。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日,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正月十一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正月十二开始选灯笼、搭盖灯棚。“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塔,十三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完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上元节”。春节期间有哪些习俗正月初一: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丰年。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开门炮仗、满堂红。正月初一迎新岁、拜岁,依次拜年。初一是鸡日。

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岁、祈年、拜年、占岁、聚财。

正月初二:开年日,拜祭天地神灵,烧炮、烧纸宝,吃开年饭。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带礼品红包给小孩,吃午饭前返回。初二是狗日。

传统习俗:拜神、开年饭。

正月初三:赤狗日,不宜出门拜年。“小年朝”应祭祖祭神。古时中国南方民间禁口一天,认为易生口角,不宜拜年。贴赤口纸条以求出入平安。家中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初三是熛怒之神,司夏天。

传统习俗:烧门神纸。

正月初四:祭财神的日子,迎神接神。初四是羊日,不能杀羊。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传统习俗: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正月初五:五路财神的生日,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财源滚滚。送穷出门,破五结束之前几天的禁忌。北方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初五是牛日。

传统习俗: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正月初六:马日,送穷鬼,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大放鞭炮。初六是启市日。

传统习俗:送穷、启市。

正月初七:人日,不出门拜年。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魏晋后开始重视人日节俗。初七是人的生日。

传统习俗:熏天、吃七宝羹、送火神。

正月初八

年初八是开工日,广东老板发开工利是,寓意一年利利是是。年初八前拜年基本结束,从这天起陆续开展敬神、游神等民间活动。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天阴则歉收,晴则稻谷丰收。

传统习俗:顺星、游神、做斋头、放生祈福。

正月初九

天日,九代表天,闽南地区特别盛行拜天公习俗,举行最隆重祭祀仪式,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河南风俗向石头焚香致敬,不动石制工具,设祭享祀;山东郓城有抬石头神之举。

正月十一

子婿日,岳父宴请女婿和女儿。

正月十二

搭灯棚、做醮、标炮等,准备庆祝元宵佳节。

正月十三、十四

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

以观灯习俗为主,赏灯、游灯等。自贡灯会成为南方最上相的跨年活动。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