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形成与演变 中秋节的形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中秋节虽然晚出,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如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月亮天体崇拜。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古人便有迎寒祭月的仪式。传说月亮上住着月神,于是就有了对月祈福的活动。魏晋时期,文人们想要找点事做,于是他们瞅中了天上的月亮,他们发现中秋这夜月亮又大又圆,于是自觉举行了一种赏月活动。时间来到唐朝,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中秋节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直到汉代,“中秋”这一名称才出现在文献当中,中秋节也逐渐得以流传和普及。
两千年前的人们庆贺中秋的方式与如今可谓大不相同,当时的人们尽管也同今天一样欣赏明月,但互相赠送的礼物并非精美可口的月饼,而是裘皮。毕竟在中秋之后气温会越来越低,而在没有棉衣的当时,裘皮已经属于相当实用的御寒衣物了。除此之外,汉朝人也会在中秋节孝敬老人,这或许也和天气渐凉,老人日常生活更加不易有关。
有人指出,中秋节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元朝末年,百姓不堪官府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烙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
由此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就以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的花有菊花、茶花、绣球花、西洋鹃、一串红,桂花,芙蓉花、金钱兜、西洋鹃、仙客来、茶梅、蝴蝶兰、文心兰、月季花等。桂花:作为一种传统花,桂花是在中秋时节开放的,因此它也是最能代表中秋节的花。它有着迷人的方向,沁人心脾,迷醉着人们的嗅觉,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