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易经如何推算时间,易经入门

时间: 2024-01-13 本站作者

易经八卦中的方向和时间

后天八卦方位图:
震木 东
巽木 东南
离火 南
坤土 西南
兑金 西
乾金 西北
坎水 北
艮土 东北
八卦分时间不好分,一般都是用地支分时间的

易经里时间怎样详解

子时(23:00-1:00)
丑时(1:00-3:00 )
以此类推

请问 易经算卦有时间限制吗

时间间隔为三天

《易经》每卦中都有爻辞,它能代表时间吗?怎么确定具体事情的时间!高人请进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十二消息卦是对应十二个月份的,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等十二卦配十二月。其组成由乾坤二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之基础,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卦。
复卦初六 冬至 姤卦初九 夏至
临卦六三 大寒 遁卦九三 大暑
泰卦九五 雨水 否卦六五 处暑
大壮初九 春分 观卦初九 秋分
夬卦六三 谷雨 剥卦六三 霜降
乾卦六五 小满 坤卦六五 小雪
消息卦以“乾”卦含子、丑、寅、卯、辰、巳,“坤”卦含午、未、申、酉、戌、亥,以两卦十二爻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称为一年循环周期)。
亦有人以十二辟卦代表一日十二时辰内阴气与阳气消长情形,一日之中亥时为最阴之时故以全阴爻之坤卦代表,过了子时后阳气渐生,故以一阳生之复卦代表,在寅时,正处与白天与夜晚交替之时,故阴阳互半。直到到了午时,阴气渐生,故以一阴生之姤卦为代表,此后阴气渐生,直到亥时,如此循环。
但一般比较普遍的使用是用天干地支代表年月日乃至时辰,这种方法很普遍,在网上查很容易。天干地支不算是从易经中出来的,但是又极强的对应性。

易经为什么越读越可怕?

《周易》是一部算卦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文史哲,“文学、历史、哲学”,而文史哲的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是“儒家,道家”,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架构,但其又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积极入世、一个是消极出世。

有些道理,小孩子并不真懂,大人很负责地告诉孩子,有些孩子暗暗记在心中,长大以后经历的某件事让他猛然醒悟。其实甄嬛没有哪本书能有《易经》这么厉害,接地气又高大上。我们是生活在宇航天时代,很多科学知识都是建立在现代思维方式上。

比如归纳法、演绎法、辩证法的助推上。 如果站在现代思维的大坝上,看着信息时代的大潮,轰然爆出千万朵雪浪,你会感觉惊叹。但我知道,每一朵浪花都曾被《易经》思想捕获过。

后世的很多帝王,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皇帝都很看重。某地蝗虫灾害,皇帝认为是自己没干好工作,谴责自己;天不下雨庄稼地长不好,皇帝觉得是自己得罪了上天,赶紧毕恭毕敬沐浴更衣来求雨;天上流星闪过,皇帝急着问是怎么回事。

易经为什么准得可怕

易之万变,岂能是一家之言可以说透呢,这么简单就被研究透,那就不是《易经》了。从这个角度看,《周易.乾凿度》是研究《易经》的一种视野,乾,为天;凿,是路。寓意为,开辟通向天之路,对后人起到指引作用。
《周易.乾凿度》提出易经变化的3条核心规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抓住核心,才更容易理解易理,以下这几条规律,学易的人要谨记。
1、在太极之前,尚有四变。
我们熟悉的易经变化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周易.乾凿度》记载,在这之前,尚有四变。也就是无极的领域,也孕育着变化秩序。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一变为太易,这个状态《庄子》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无中生有,未见气也;
二变为太初,太初有道,气之始也;
三变为太始,太始有形,是隐性的形;
四变为太素,太素有质。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这四变,仍然在混沌中未分离,看不见,听不到,循不得,即宇宙孕育万物的根源。
在这之后,太极分离为阴和阳,才出现后面的演变。学习易经的人,要注意这四变,有助于理解后面的彖变之数。
2、重卦与爻位的变化规律。
《周易.乾凿度》说,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
究,是穷、尽的意思。
八卦的基础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皆是三条爻组成,代表事物发展的一个完整小循环:开始,壮大,消退,无限循环。
其中,乾坤相生,既然: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那么,与之对应的坤,亦是如此,因而重之,有六画而成卦。所以,重卦后的六十四卦,皆是六条爻。
六爻,从下往上,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