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周易,周易系辞上解析

时间: 2024-01-11 本站作者

你好!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中国哪些作品

劝你不要更他合作了

1911年清华大学定巜周易中的名句为其校训后来缩成八字是什么

记得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吧。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 周易.是对还是错

均出自易经之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坤.象》。

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了?

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为九校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等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

1949年中华人民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

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参考资料:清华大学-百度百科

1911年清华大学定巜周易中的名句为其校训后来缩成八字是什么

记得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吧。

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


《清华风物》之“校训”


在清华校园里,刻写最多的石碑就是校训了。清华东门的青石,主楼大厅的正壁,老图书馆的正厅,大礼堂的正额,还有工字厅前的草地,清华学堂前的石碑,都能看到这八个大字。
在一次“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的全国调查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因而名列榜首。
1914年11月的一天,曾为增进中华国力而殚精竭虑的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那时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它的营养滋养着一代代的清华人,刚健自强、容载万物,爱国奉献、造福社会。
抗战爆发期间,清华先后有近千名学生参军抗战。1932级毕业生沈崇诲在和日军空战时,炸弹投光后毅然驾机直冲,与敌舰同归于尽,年仅26岁。
著名学者朱自清,辞世前一身重病,但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人自觉担负民族重任,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在受到国家表彰的23名两弹一星元勋中,就有14人来自清华。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献了青春献终身”是他真实的写照。
两院院士张光斗,毕生为国家水利事业沐风栉雨,年近90岁还奔波在三峡大坝工地上。
对新生代的清华人来说,校训精神仍然是他们奋发有为、心系天下的强大精神动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又是一年毕业季。校训碑前这些朝气蓬勃的身影,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成长、一种信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