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教案
教学目的:
1、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和自救的常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随着夏季到来,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沟塘里经常会涨水,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沟塘玩水,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沟塘里洗澡,时有溺水事件的发生。 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授新课
1.游泳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或简讲身边的溺水死亡实例。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水库、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做总结。
溺水原因只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良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组织并在家长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淋洗,待适应水温后在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道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步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的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五、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学习教育,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同学们,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一、防范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领导组,抢险组。
2、报告程序:
(1)溺水事件发生后,学校抢险队伍一方面积极开展施救工作,另一方面防溺水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2)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3)根据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做好溺水事故后期工作工作。
二、处置措施
1、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3、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防溺水教育管理,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增强中学生的安全意识,限度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学生的生命安全,现制定我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当地教育部门防溺水通知、文件》文件“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和“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重要性,扎实有效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平安、和谐发展。
2.工作目标:坚决杜绝预防学校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安全主任。
成员:各部门主任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通过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提高认识,从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的大局出发,狠抓学校防溺水的教育管理工作,要认真分析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以及中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防汛防溺水常识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增强中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1、强化教育,注重实效。
1)在5月份召开一场以预防学生溺水事故教育为内容大会,学校校长作报告。
2)各班级开展一次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加强学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
3)学校上课期间,持续开展以预防学生溺水为主题的活动,提高学生认知度和参与率。
4)开展一次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
5)在学校校门显著位置张贴、悬挂一幅预防学生溺水的宣传标语。
6)向学生发放一张预防学生溺水的宣传单。全面开展“四不一会”教育,教育学生不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水渠等戏水玩耍,学会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并要求学生会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预防溺水教育活动。要健全制度,坚持堵疏结合,让预防溺水事故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发挥课堂教育作用。
各班教师在学生周一到校后及周五放学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溺水的教育。时时提醒学生安全,时时提醒学生防溺水,并做好记录。学校要将教师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教师的教学检查工作之中。
3、把握好重点教育宣传对象。
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充分调动班主任等力量,对这部分学生逐一开展一对一的思想沟通教育活动,认真做好谈话记录,坚持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
(二)排查隐患,落实整改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要对校园及校园周边水域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详细的排查,在校园周边五百米以内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切实消除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对学校周边及学生上、下学途中有安全隐患的水域排查,设置警示标志,落实管理职责,切实承担起安全责任。
(三)严格管理,严明纪律
学校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特别是要切实做好课间监管,健全和强化课间教师值班巡查制度,不让学生私自外出;加强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严明纪律,不准学生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学生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准学生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准学生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水渠等戏水玩耍。
(四)家校联防,确保平安
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夏季安全告知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家长切实加强监管,做到家校齐抓共管,联防联动。学校与学生家长(监护人)签订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承诺书,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承诺书,签订好后学校保留存档。
(五)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学校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落实到学校各班主任等有关人员,要明确责任分工,有任务要求,有考核手段,与教职工年终绩效等挂钩。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对预防溺水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
2、收集资料,规范档案:
加强预防溺水安全工作的资料收集与管理,整理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种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妥善保存。
3、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奖惩:
积极作好防溺水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缺陷进行及时补救。对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落实、不按规定开展活动或发生事故后未按规定和程序报告,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将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学校对预防学生溺水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