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强浓雾来了 中央气象台已连续7天发布大雾预警
餐饮美食网讯,秋冬季节最容易出现大雾天气了,到处都是雾蒙蒙的一片,极其影响大家的出行。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中央气象台今天早上继续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据了解,这已经是中央气象台连续一周发布大雾预警信号了,尤其是四川盆地的大雾,尤其是多和浓。
中央气象台已连续7天发布大雾预警
大雾
这几天,西伯利亚冷空气彻底失踪,与此同时南风也不强,我国中东部的空气越来越懒,越来越慢,终于淤堵在山谷、盆地和平原间,造成了今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大雾天气。12月29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发出了最高级别的大雾红色预警,为预警制度设置以来的第二次,也是2017年以来首次。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综合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产品显示,2日06时,河北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北部、西南东部等地能见度较低,局地能见度低于500米,最低能见度是26米,发生在山东德州。
根据1月2日04时全国时均PM10、PM2.5分布图,京津冀、黄淮、江淮、江汉、湖南、江西、浙江、四川中东部、重庆中西部等地PM10、PM2.5较高。最大PM10出现在山东淄博站,为303微克/立方米;最大PM2.5出现在河南商水站,为210.8微克/立方米。以上地区PM10在150-303微克/立方米之间;PM2.5在75-210.8微克/立方米之间。
据气象爱好者分析,去年最后一股冷空气虽然吹跑了不少雾霾,但显然没清扫彻底;随着冷空气东移入海,除南方下雨的地方外,中东部的雾霾卷土重来。今早河北、四川再次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特强浓雾,河北威县8点能见度只有39米。随着风力减弱,污染物也开始在平原河谷中堆积,从山河四省到长江中下游普遍出现轻度-中度污染、局部重度污染。我们提醒接下来冷空气活动依然偏弱,污染物将随风在华北到长江之间反复挪动,四川盆地雾霾更是“超长待机”。这种局面可能要持续到1月6日前后的冷空气南下才会有所改变。
雾天
我国哪里大雾多发
我国大雾日数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这是因为雾的形成主要受天气条件和下垫面条件共同影响,潮湿的下垫面有利于形成雾,因此更为潮湿的东部和南部大雾日数就相对更多一些。
具体来看,四川盆地、贵州、云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是大雾最为集中的省份;新疆天山以北、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辽宁和吉林东部等地大雾也比较多发。此外,年平均大雾日数在40天及以上的区域分布比较零散,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沿海或高山地区。
我国大多数雾区都是秋冬季雾日最多,春夏季雾日较少。从逐月的数据来看,雾日最多的月份是12月,其次是11月和1月,最少的月份是5月。这是因为我国内陆地区的大雾种类主要是辐射雾。秋冬季节,夜晚较长、气温较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容易使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从而形成辐射雾。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大雾高发期都是秋冬季。比如沿海地区的大雾种类是以平流雾为主,因此随着春季暖湿气流的逐步北上,我国沿海多雾区也会规律性地由南向北推进:南海雾季在1月至4月,台湾海峡在2月至5月,东海在3月至6月,黄海在4月至8月。
从省会级城市的年平均大雾日数排行榜来看,成都(48.4天)排名第一,贵阳(33.2天)和乌鲁木齐(31.5天)分列二、三名。人们印象中的“雾都”——重庆排名第四。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河流众多,水汽条件好,同时又多山区以及盆地,水汽不易扩散,再加上风力相对其他区域更弱,因此容易形成大雾。而乌鲁木齐之所以能挤进前三,主要和当地地形有关。乌鲁木齐处在山前,三面环山,出现雾以后如果没有冷空气过程,很难消散,因此在冬季经常会连续几天出现大雾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