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孩子不听话 是否需要打 智慧父母的三点做法

时间: 2023-12-28 本站作者

责打作为管教的一种方式,是必要的,但并不提倡。它应该是最后的选择。在教育孩子时,父母需要理性和冷静,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责打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对责任的担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引导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独立、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一、家庭教育:责打与理性的平衡

朋友曾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小时候,可没少挨打,在妈妈的棍棒教育下,我是镇上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我家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揍了他一顿,居然两天都不理我。现在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不能打了?”对于“打”孩子的问题,以前的父母根本不会纠结。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信奉的是“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近20年来,随西方“快乐教育”、“鼓励教育”观念的传入,也让很多父母对棍棒教育感到了纠结和质疑,也有了更多的反思。能不能打孩子,也成了一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

二、打孩子不能解决孩子真正的问题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曾言:“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之心。有人觉得要让孩子形成敬畏之心,那‘打’的效果最明显。” “打”能让孩子的身体产生疼痛,他的身体才会形成“怕”、“不敢”的记忆。任何直接的干涉,包括命令、说教或打骂的形式,都只是靠外力起作用,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打孩子反而可能激怒父母的情绪,使孩子成为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变成了出气筒。对孩子来说,他只有自愿且自发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某种情形,才会真正改变。

三、“打”是手段,不是目标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打”还是“不打”,不是问题,而是怎么打才是关键。作者小时候也是比较皮的孩子,经常搞破坏,对于小破坏,父亲经常的做法是批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让作者在一次挨打后深感反思。他从稻田里拽下来一大把稻穗,结果引来父亲的责骂。父亲在晚餐时,解释了他的错误,并引导他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这次挨打,让作者明白了自己做的坏事,并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做了。这种教育方法让孩子思考,而不仅仅是为了打而打。

四、孩子不听话,父母该怎么管教

责打是出于爱,出于责任,不是发泄怒气。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需要有正确的观念,包括: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管教孩子之前,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许多家长在打完孩子后会感到后悔,因为仔细想来,孩子并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很多时候,父母的失控是由自身的疲惫、压力、焦虑或不快导致的。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是父母的本分。

2.避免和孩子发生战争和冲突:与孩子发生战争,斗争意味着不尊重对方,屈服则是不尊重自己的尊严。斗争是徒劳无益的,而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讨论和说明,与孩子设定明确的行为界限,制定合理的生活规划,让孩子在行为界限内享有相当的自由,如果违反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3.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与其惩罚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更有利于孩子的接受。例如,孩子没有按时起床,迟到了学校,父母不要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孩子自己应对后果。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主动遵守秩序。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