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面相分析,左宗棠八字分析
左宗棠,洋务运动的开山之祖、战胜俄国战胜法国收复失地的战神。
左宗棠是大家熟悉的晚清名臣,得到历史的正面评价。他在西北带兵打仗所取得的战绩,不仅对当时的清朝意义重大,更是超越历史,影响千秋万代。
今天咱们不谈论他的丰功伟绩,而通过几张老照片说说他的相貌。由于这些照片的传播范围狭窄,大家可能对他的真实长相并不了解。
图一:1875年的左宗棠。
目前所见左宗棠的最早照片,拍摄于1875年。当年,俄国一支由索斯诺夫斯基带领的考察团行至陕西西安,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出面接待了他们,并与之订立购粮合同,用于西北战事。
在这支考察团里,有一位名为鲍耶尔斯基的摄影师,为左宗棠拍摄了两张全身照(图一、图二)。
照片里的左宗棠已经63岁,以现在的标准来说算得上一位老人了,但他的面相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在他68岁的时候,还有人说他“起居甚健,须鬓未霜,尚如五十许人”。可见,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强健的体魄。
图二:1875年的左宗棠。
左总督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在第一张照片中他正襟危坐,头戴凉帽、身穿朝服、佩戴朝珠,直视镜头眼神凌厉;在另一张照片中,他头戴暖帽、身穿常服,侧对镜头做看书模样。
通过这两张照片,特别是第一张,印证了一个说法,此人脾气特别大。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见他之后说的那样:“(左宗棠)精神矍铄,须发皆元,火色腾上,举朝称为异人,各国使节甚惮之。”“火色腾上”,就是一副随时准备大发雷霆的状态。
图三:左宗棠手札。
1881年初,左宗棠应诏至京担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左宗棠每次见外国客人都嬉笑怒骂,总理衙门担心他得罪人,所以尽量不让他与外宾打交道。
初到京城的左宗棠,受到朝野两方面的普遍尊重。有一天他与醇亲王奕譞相遇于紫禁城东华门外,“小立握谈,观者如堵”,很多人都以能一睹其风采感到荣幸
这是因为曾国藩是当时的重臣,为当时的朝廷贡献的是非常多的,而且是非常的清正廉明,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功劳很大
以天下为己任,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果断,勇敢。
盛世凭功名,乱世靠打拼,这句话放在古代一点也不为过。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起义,也许左宗棠的大才就被埋没在了死板的科举考试之中了。以一个举子的身份当上了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成为“晚清四大名臣”,终清一代,没有这个先例。
要说左宗棠除了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兴办洋务运动之外,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而且对当今的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贡献,那就是左宗棠抬棺收复。
晚清的“塞防”与“海防”
晚清的朝廷完全没了前期开疆拓土的雄心,从鸦片战争之后,清犹如一条四处漏水的破船,疲于应付,四处奔命。加上西方列强的崛起,让中国的国门大开,对于边疆的防守,清显然是有心无力。
不知道是因为政派的原因还是治国理念的不同,作为慈禧比较仰仗的人,李鸿章和左宗棠始终不太对付。
李鸿章主张要把所有的重心放在海防上,毕竟,西方列强才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尖刀,时刻能从海上入侵内地。而左宗棠却提出在加强海防的同时还要加强内陆边塞的防卫,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因为此时财政艰难,两手抓的后果只能是顾此失彼,两个都无法保全。
因此在问题上,李鸿章的建议是:不毛之地不值得劳民伤财的大动干戈,舍弃,全身心的防卫内地,才是万全之策。左宗棠对此大为驳斥,先不说“祖宗疆土,一寸也不能丢”的套话,就是的战略意义实在是举足轻重。
左宗棠对慈禧说道:“丢失,则蒙古失去屏障,失去蒙古,则京师危在旦夕”,也许是看到左宗棠如此的决心,这一次,慈禧完全站在了他的这一边,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收复的事务。
收复,万民敬仰
从同治三年开始,中亚的浩罕汗国在俄国和英国的支持下就开始入侵,其首领阿古柏在占领大片领土之后,公然在此地建号称王,此举立马得到了背后黑手俄国的认同,俄国也率先承认了阿古柏在的“
由于当时太平天国还未正式剿灭,清面对悍然的侵略事实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否平定太平天国,至于就更加望尘莫及。直到同治14年,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数年以后,清才慢慢把收复的议题搬上了朝堂,经过左宗棠的极力坚持,这才让中国又重新夺回了。
对于收复的战略,左宗棠提出了八字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因为当时在北疆,阿古柏的还比较薄弱,只能先收复北疆的乌鲁木齐才能站稳脚跟,与阿古柏进行拉锯。
左宗棠进军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
------------------------------------------------------------------
缓兵之计之例说--左宗棠“缓进急战”收复
一百多年前.在西边有个小国名叫浩罕.这个小国本来接受清朝封号.是中国的藩属.后来.俄国人不断向东扩张.侵占了浩罕国的大片领土.引起了浩罕国首领阿古柏的不满.俄国就唆使阿古柏侵占我国.以此作为它侵占浩罕的补偿.1865年.阿古柏在俄国的纵容下.率兵占领了南疆地区.接着又向北疆扩张.占领了乌鲁木齐.阿古柏的野心越来越大.宣布在建立[哲德沙尔国".自称国王.扬言要把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去.趁阿古柏宣布建国称王的时候.俄国军队出兵占领了西部的伊犁和附近地区.他们在这里征收赋税.行使国家主权.完全排斥了清朝对伊犁地区的统治.
1875年5月初朝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率领大军离开兰州.经过河西走廊向进发.到了肃州(今甘肃酒泉).他把将领召集起来说:[诸位将军第一次到西北边疆.大概对的情况不太熟悉吧?我自幼爱读史地书和兵书.对的山川地形和历史沿革略知一二.中部有一条大山脉.叫做天山.把分成南北两大部分.山南叫南疆.山北叫北疆.我们这次进兵.要先攻交通比较便利.我们容易到达的北疆.直取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站稳脚跟以后.再收复其他地方."将领们齐声说:[一切听从大人指挥."左宗棠说:[既然如此.诸将听我的命令:大将刘锦棠指挥都统金顺一军.担任主攻,提督徐占彪.张濯一军.把守哈密.配合金顺.从湖广来的楚军驻守敦煌.安西.玉门一线.严防敌军向内侵犯.我在肃州指挥.各军有事.随时前来票报."
部署完毕.左宗棠举行了隆重的祭旗仪式.在庄严的[左"字大旗下.全军宣誓:不怕艰难险阻.誓与敌人血战到底.收复祖国河山.然后各军按照左宗棠宣布的作战任务和目标.整装出发.
4月26日.刘锦棠在肃州正式受命出关时.左宗棠又授以[先迟后速.缓进急战"的八字方针.
这就是左宗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战略部署:先北路后南路.出关后.第一个战役是攻占北疆.收复乌鲁木齐至玛纳斯一带.扼全疆总要之处.为下一步南进准备后方基地.进攻的指导方针则是[缓进急战".
左宗棠制定的战略部署和作战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从敌情来看.先打北路之敌.做到了先拣弱敌打.因为阿古柏比沙俄弱.北路的白彦虎等部又比南路阿古柏嫡系弱.从地理上看.先打北路之敌.清军既可依托哈密.巴里坤.古城一带后方基地.又可以割断阿古柏与沙俄的联系.制止沙俄继续东侵.形成对南路阿军的东.北两面逼攻之势.而[缓进急战"的策略则正确地解决了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
1876年8月.左宗棠指挥清军发起了北疆战役.清军将领刘锦棠按照[缓进急战"的原则.率清军乘夜间敌人睡觉的机会.急速发起猛攻.很快就占领了古牧地.乌鲁木齐守将--投顺阿古柏的中国人白彦虎.`见势不妙.首先逃跑了.其他敌军见主将临阵逃脱.也跟着败下阵去.清军仅花了10天的时间就顺利地占领了乌鲁木齐.很快就收复了伊犁以外的北疆地区.左宗棠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实现了.接着就准备向南疆进军.
1877年4月中旬.左宗棠适时地发起了天山战役.刘锦棠一部攻达坂城.仅用四天时间就全歼守敌.无一漏网.接着分兵一部与他部清军攻克吐鲁番城.前后不到半个月就顺利结束.总计歼敌2万余人.救出百姓2万余人.至此.清军完全打开了进军南疆的门户.
天山战役结束后.左宗棠又决定部队[缓进".因为筹运粮草.军侗需要时间.等粮饷筹运足够时.再举进兵.
清军的[缓进"以及阿古柏因战败恼怒突然中风而死.又客观上促进了阿古柏营垒的分化瓦解.其内部为争权夺利而爆发了一场内乱.这给清军继续进兵造成了新的有利条件.
左宗棠抓住有利时机.部署了南疆战役计划.
1877年9月下旬.刘绵棠受命发起了南疆战役.他亲率精锐步骑.一个月驰驱3000里.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和协助下.一举收复了东四城.12月又收复了西四城.阿古柏部属除一小部投奔沙俄外.余部全被歼灭.
这样.沦陷十多年的天山南北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块土地上彻底消灭了阿古柏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