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面对风险 父母要坚持两个原则 能让孩子进退有度 更好保护自己

时间: 2023-12-13 本站作者

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家长需要在引导中找到平衡点,既要让孩子具备正确的风险思维,又要保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有度地面对各种挑战,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育儿任务,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家长将能够培养出具备独立思考和应对风险能力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家长常常会观察到一些孩子对于新事物表现得胆小、畏缩,不敢尝试一些正常的活动,这背后往往是缺乏风险思维的表现。要使孩子能够正确判断风险,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还需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上付出更多努力。

一、适度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

孩子天生充满好奇心,通过触摸、啃咬等方式认知世界。家长常常因为担心周围的潜在危险,限制了孩子的“冒险”行为。事实上,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周遭的危险,但我们可以为孩子打造一种“护甲”,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判断风险。

适度培养孩子的风险意识,并不意味着要让孩子迎难而上,而是在不触碰和逾越底线的前提下,让孩子能够把握机遇,接受眼前的挑战。适当的风险是增强孩子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去尝试,害怕跌倒就不敢去下楼梯等。家长应该在孩子养成风险意识的过程中找到平衡点。

二、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底线不能触碰和逾越

1.建立孩子的风险意识除适度培养外,还需要告诉孩子两个原则:不做危险的事情和引导孩子有自我防范意识。这两个原则合理明确了孩子在面对风险时的底线。

2.孩子不能做一些明显危险的事情,比如随便触摸电源插孔、在高层危险处逗留、随便下河游泳等。这些底线是不能触碰和逾越的,因为它们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危险。

家长要引导孩子具备自我防范意识,对于一些诸如诱拐、性侵等伤害行为,要让孩子有未雨绸缪的风险意识。这就要求家长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孩子能够有效识别和防范这类潜在的风险。

三、两原则帮孩子进退有度,更好地保护自己

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建立了安全底线之后,之后就是如何引导孩子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这涉及到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勇敢迎接风险。

1.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进行一些风险可控的尝试。孩子在尝试中逐渐形成对风险的认识,通过一些外界刺激,增强风险意识。要让孩子认清风险和危险的区别,明白危险是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2.明确规则,逐步放手。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触碰和逾越的底线是存在的,但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逐步放手。这意味着允许孩子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做起,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增强自信。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