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难管教 掌握这3个小技巧 管教孩子更加得心应手
建立积极的管教模式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同时也需要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通过运用事不过三原则、有限时间的隔离以及自然承担后果法,以及坚持原则的四项准则,父母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应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培养出有责任心、有自控力的下一代。最终,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到他们任性、发脾气的情况,这对于父母来说可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采用严厉、打骂的管教方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相反,建立积极的管教模式,通过巧妙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错误、自我反思,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将介绍三大技巧,助您轻松应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建立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一、事不过三原则:
1. 温和的提醒与教育:
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通过温和的语气提醒孩子。采用事不过三的原则,给予孩子适度的缓冲时间。例如,第一次出现打人的行为,可以口头批评,并明确告知孩子这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温和提醒有助于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 逐步升级的警告:
如果孩子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可以逐步升级警告,强调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并提醒孩子再犯会有相应的后果。通过逐步升级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其自我控制和反思能力。
3. 实施合理的惩罚:
当孩子第三次犯错时,可以根据事先的规定实施合理的惩罚,如取消某项特权或权利。这样的惩罚是合理而可预见的,让孩子在后续的行为中更加谨慎。同时,父母在实施惩罚时,也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让孩子明白责任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有限时间的隔离:
1. 冷静的暂时“冷落”:
当孩子因情绪激动而表现出打砸东西等行为时,父母可以采取有限时间的隔离方式。将孩子暂时“冷落”一边,给予他时间冷静下来。这个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但足够让孩子冷静思考自己的行为。
2. 及时的情绪安抚:
在孩子的情绪稍稍缓和或平静之后,父母要及时上前抱一抱孩子,进行情绪的安抚。重申父母对孩子的爱,再以冷静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他的错误,并引导他思考应该如何改进。
3. 教育孩子情绪管理:
利用这个过程,教育孩子适当的情绪管理方法,让他们学会用更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
三、自然承担后果法:
1. 贴近孩子的切身利益:
自然承担后果法是一种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后果的管教方式。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与孩子切身利益相关的后果。例如,取消某项权利、剥夺某种特权或取消某项爱好。
2. 培养责任心:
通过让孩子自然承担后果,不仅让他们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孩子在未来的行为中更加谨慎,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影响到他们自己。
3. 解释后果的原因:
父母在实施这种方式时,要向孩子解释后果的原因,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这样的解释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我认知和道德观念,使其更好地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
四、坚持原则的四项准则:
1. 及时反馈孩子的错误:
在孩子犯错误后,父母要及时给予反馈。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反馈中进行自我反思。
2. 避免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在管教过程中,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调皮捣蛋”等标签。要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分析具体的问题。
3. 前后要保持一致的要求:
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这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
4. 不当着孩子的面翻陈年老账:
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翻旧账。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助,影响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