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国历和阳历的区别
1、历法不同
国历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但实际上国历属于阳历;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
2、来源不同
国历: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中国旧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农历是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也叫做阴历,虽然被称作阴历,但其实它是一种阴阳合历,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都融合起来了,它是我国农业上最常用的一种精准计算可利用时间段的方法,是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的。一般在朔日时定为每月的初一,两个朔日之间的日期就是一个月,根据朔日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每个月份的时间,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一年则设为12个月,一般是354或者355天。当历年中有闰月,也就是重复一个月,那这一年就有13个月,一年时间也就变成了384天或者385天,这一年也被叫做闰年。
国历则是太阳历,也叫公历,是现在国际上公用的历法,一般是以太阳回归周期作为一年,然后把这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分为30天、31天、28天或者29天,一般一年时间有365天,若遇“闰年”,则是366天。它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为基本周期,与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其中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由人来规定的。
阳历就是国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就是农历,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由于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
农历就是常说的阴历,国历就是阳历。
国历和农历的区别:
1、历法不同
国历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但实际上国历属于阳历;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
2、来源不同
国历: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中国旧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历法来源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天干地支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衍变,皆可以通过其推算。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干支历,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两两搭配组成60组不同的天干地支组合,用以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
农历,其基础历法规则经历多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种历法。农历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其实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①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即使指公历;②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今天公历是4月15日③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这是东亚国家沿传的,今天阴历是三月十三。
阴历,是根据月亮为参照设立,人们把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阴历月,每月大约是29.53天。而阳历是以太阳作为参照设立,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成为阳历年,约为365.25天。均分为12个月后,每月大约是30.4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