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12时辰吉凶,24小时时辰吉凶表

时间: 2023-11-14 本站作者

今天时辰吉凶?

今日十二时辰吉凶:子吉、丑吉、寅吉、卯吉、辰吉、巳吉、午吉、未吉、申吉、酉吉、戍吉、亥吉。

今天十二个时辰每时吉凶如何?

23- 1 子时 冲马 煞南 时冲庚午 天兵 兵刑 贵人
宜: 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祭祀
忌: 上梁 盖屋 入殓
1- 3 丑时 冲羊 煞东 时冲辛未 日建 朱雀 福星 金星
宜: 祭祀 祈福 酬神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入宅 安葬
忌: 造船 乘船 朱雀须用 凤凰符制 否则 诸事不宜
3- 5 寅时 冲猴 煞北 时冲壬申 六戊 进贵 帝旺 金匮
宜: 订婚 嫁娶 修造 入宅 开市 交易 安葬
忌: 祈福 求嗣
5- 7 卯时 冲鸡 煞西 时冲癸酉 日禄 大进 天德 宝光
宜: 赴任 出行 求财 见贵 订婚 嫁娶 入宅 开市 安葬 祈福 求嗣 祭祀
忌:
7- 9 辰时 冲狗 煞南 时冲甲戍 白虎 地兵
宜:
忌: 白虎须用 麒麟符制 否则 诸事不宜 修造 动土
9-11 已时 冲猪 煞东 时冲乙亥 不遇 三合 玉堂 少微
宜: 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修造 盖屋 移徙
忌: 赴任 出行
11-13 午时 冲鼠 煞北 时冲丙子 天牢 路空 长生 贪狼
宜: 求嗣 嫁娶 入宅 开市 交易 安葬 求财
忌: 赴任 修造 移徙 出行 词讼 祭祀 祈福 斋醮
13-15 未时 冲牛 煞西 时冲丁丑 日破
宜:
忌: 日时相冲 诸事不宜
15-17 申时 冲虎 煞南 时冲戊寅 大退 罗纹 左辅
宜: 祈福 求嗣 出行 求财 嫁娶 赴任 见贵
忌: 修造 安葬
17-19 酉时 冲兔 煞东 时冲己卯 勾陈 三合 比肩
宜: 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忌: 赴任 出行 修造
19-21 戍时 冲龙 煞北 时冲庚辰 天兵 日刑 青龙 喜神
宜: 祈福 订婚 嫁娶 安床 移徙 入宅 修造 安葬
忌: 上梁 盖屋 入殓 赴任 出行
21-23 亥时 冲蛇 煞西 时冲辛已 福神 天赦 明堂 驿马
宜: 祭祀 祈福 求嗣 开市 订婚 嫁娶 入宅 安葬 修造 赴任 出行 见贵 求财
忌:

十二个时辰吉凶是怎样推算的得出来结果

凭感觉,比如说如果你老婆怒视着你那那个时辰就是凶,如果你老婆笑嘻嘻的看着你,那那个时辰就是大凶

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1、口诀一: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2、口诀二:

一二丑未,三四寅申,五六卯酉,七八辰戌,九十巳亥,十一十二子午。

子、丑、寅、卯、辰、巳、是夜里11点至上午11点前的时间,例如子是指夜里11点至凌晨1点前的时间;午、未、申、酉、戌、亥是上午11点至夜里11点前的时间,例如午是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前的时间。每隔两小时为一个时辰。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来历:

1、子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2、丑时:凌晨一时到三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3、寅时:三时到五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4、卯时:五时到七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5、辰时:上午七时到九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6、巳时:九时到十一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7、午时: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8、未时:下午一时到下午三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9、申时:下午三时到下午五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10、酉时:下午五时到晚七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11、戌时:晚上七时到晚九时,狗开始守夜。

12、亥时:晚上九时到晚十一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8点到十点什么时辰吉时是凶时?

早上8点至10点包括辰时和巳时两个时辰,晚上8点至10点包括戌时和亥时两个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辰时指的是上午7时至9时,别称食时。巳时指上午9时至中午11时。《淮南子 天文训》中说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故巳时又称隅中。
戌时是指晚上19时至21时,别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段时间狗开始守门口。亥时是指晚上21时至23时。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夕,故又称人定。

扩展资料
时辰的由来: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净 每个时辰对应的时间,

古代一个时后相当于现代两个小时,古人又把一个时后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时初4刻、时正4刻。这样一个时辰8刻,一昼夜就是96刻了。
许多文学作品部描述了古代计算时间的方式。如京剧《逼上梁山》中,林冲唱道:“听樵楼它把三更打”;民歌《叹五更》中“一呀一更里,月牙正偏西呀……”这说明古代我国人民不是用小时、分、秒来计时,而另有计时单位,这就是时辰与五更。
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是十二个时辰,十二时雇用天干地支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l点钟。余类推。
清代的皇家对时间的规定更为详细。《大清会典》中写道:“凡候时,皆准以昼夜。周口十二时。时八刻。刻十五分。分六十秒,……合昼夜皆九十六刻。析之为一千四百四十分。又折之为八万六千四百秒。”这样一来, 1刻为 15分,8刻就是 120分,也就是两小时,这完全和今天的24小时制相同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