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看到水瓶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几点
好像从来没听说过呀。
水瓶座流星雨是以水瓶座附近为辐射点出现的流星雨。水瓶座流星雨有两处流星雨分别是:
宝瓶座艾塔流星雨(每年在7月15日至8月15日前后出现,于7月29日达到高潮。)
宝瓶座伽马流星雨(每年在4月19日至5月28日前后出现,于5月5日达到高潮。)
宝瓶座艾塔流星雨(每年在7月15日至8月15日前后出现,于7月29日达到高潮。)
宝瓶座伽马流星雨(每年在4月19日至5月28日前后出现,于5月5日达到高潮。)
水瓶座流星雨是以水瓶座附近为辐射点出现的流星雨。水瓶座流星雨有两处流星雨分别是 水瓶座流星雨
宝瓶座艾塔流星雨(每年在7月15日至8月15日前后出现,于7月29日达到高潮。)
活动期:每年在7月15日至8月15日前后出现;
极盛日期:7月29日达到高潮; 最大每小时流行数(ZHR):36
辐射点位置:赤经:22 h 36 m( 336度),赤纬-17度 赤经:22 h 36 m( 336度),赤纬0度 靠近辐射点的亮星:宝瓶座艾塔 宝瓶座德尔塔
流行雨特点描述:两个辐射点,流星路径长
彗星母体:哈雷慧星
宝瓶座伽马流星雨(每年在4月19日至5月28日前后出现,于5月5日达到高潮。)
活动期:每年在4月19日至5月28日前后出现
极盛日期:5月5日达到高潮;
最大每小时流行数(ZHR):18
辐射点位置:赤经:22 h 39m( 339度 ),赤纬0度
靠近辐射点的亮星:宝瓶座伽马
流行雨特点描述:流星速度中速,流星路径长
流星雨这东西说不准的,有时你在路上走着走着流星雨就出现了也说不定。
鱼座流星雨 活动范围 :9月1日-30日; 极大时间 :9月19日 (太阳平黄经177°); ZHR = 3; 辐射点 :赤经 = 005°,赤纬 = -01°;辐射点漂移:见表6; 速度 = 26 千米/秒;
这个经常被当作“九月的精华”的群,如果同这个月中的其他群一样,非常的缺乏观测。看来它的辐射点非常弥散,而且通过一些数据我们确认它具有双辐射点。
19世纪仅有两个该群的观测数据,观测者均为威廉·丹宁(William F.Denning),他分别在1879年和1885年观测到它,辐射点分别位于赤经1度,赤纬-5度和赤经4度,,赤纬-2度。
卡侬·霍夫梅斯特(Cuno Hoffmeister)第一个正式观测到它。在分析了德国观测者在1908年和1938年的观测数据之后,他指出了这个群在8月16日到10月8日之间活动,极大出现在9月12日,以及29日的次极大,辐射点位于赤经0度,赤纬+4度。霍夫梅斯特描述这个群非常弱,同时也将这个群区分成两个辐射点。霍夫梅斯特没有对他的南群和北群给出精确的描述,他只给出了一张表格。在这之中,29日的次极大到底是北群或者是联合的产物无法得到证实。
照相术在1890年以后就被引入到流星研究中,但最为着名的应当属1952-1954年进行的哈佛流星计划,其中包括超过2500颗流星的轨道,为未来流星研究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库。1971年,贝蒂尔-安德斯·林布拉(Bertil-Anders Lindblad)进行了一项研究,希望能找出那些活跃流星群的轨道。
林布拉找到了两个群,他称之为“双鱼座流星雨”,并编号为“31”和“92”。92号活动时间很长,从8月31日延续到11月2日,辐射点位于赤经10度,赤纬+6度,不过这个群的轨道和霍夫梅斯特的双鱼相去甚远,但是升交点就有21度的差别,近日距差别更达0.12AU。31号是一个更好的候选者——虽然它比霍夫梅斯特的双鱼要后一些,过节点10月13日,辐射点位于赤经26度,赤纬+14度。
1973年,林布拉和库克(Allan F.Cook)等人对1971年的文献进行了重新研究,一个重大发现是92号中的大部分流星其实属于11月的仙女座流星雨,因此实际上的92号被确认是双鱼座流星雨的南支。但尽管如此,92号的真实性仍然有疑点。
1971年的92号有33颗成员,但在1973年排除了仙女座流星雨之后只剩下14颗。但美国的克罗(G.Kronk)认为剩下的14颗流星近日点和近日点黄经差别很大,具有各个不同流星群的轨道特征,他认为这个所谓的92号事实上是南金牛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的混合体。利用克罗的理论,南双鱼实际上由两个不同的群组成(其中一个是十月鲸鱼座流星雨),而且都不是霍夫梅斯特所提到过的,当然哈佛流星计划中也没有拍到了。
在瑟卡尼纳(Z.Sekanina)的两次无线电流星计划中,双鱼座流星雨都占有重要地位。在1961-1965年进行的第一次观测中,活动时间为8月14日-10月4日,过节点时间为9月10.7日(太阳黄经167.6度),此时辐射点位于赤经359.8度,赤纬+3.4度,这和霍夫梅斯特的很接近;1968-1969年的活动时间为8月12日-10月7日,过节点时间为9月16.1日(太阳黄经172.8度),此时辐射点位于赤经8.5度,赤纬+6.9度。
瑟卡尼纳的雷达数据看来那个全年流星雨在9月初于双鱼座区域达到极大,而且也没有第二群存在的可能。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观测有少许不同,这应该是由于弥散的流星物质造成的。
西澳流星组织在主席杰夫·伍德(Jeff Wood)的带领下进行了很有成效的观测。1979年尽管有满月影响,他们仍然观测到ZHR达1.32+/-0.22,出现在9月23日,辐射点位于赤经10度,赤纬+11度。1980年9月10-12日,极大出现在11日达1.24+/-0.26,辐射点位于赤经4度,赤纬+9度。1980年的数据分开为北群和南群,南群在9月11-27日观测到,ZHR达2.08+/-0.20,而北群在10月5-16日观测到,ZHR达2.94+/-0.25,两个辐射点之间有25度左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