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 可以买贵的但绝不买贵了
餐饮美食网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就要到了,你的购物车加满了吗?作为双十一的消费主力,现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却在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开始货比三家,开始购买小样等等。面对各种商家的折扣力度,算不清的年轻人更是直呼:不买立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开始反向消费了。
中国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
购物
10月17日中午,位于南三环某商场里的一家折扣专卖店中,不少消费者在选购物品。“现在不是都流行‘反向消费’嘛。你看,这个200克的虎皮凤爪,平时买一袋是25元左右,这里不到20元就能买到。还有这个气泡水,正常价8元/瓶,这里只要3.9元就能买到……质量和保质期都没有问题。为什么不省?”“95后”陈思涵一边选购商品一边对记者说。
近年来,伴随着消费观念逐渐开始改变,消费者们不再单纯认为“贵就是好”,他们在追求品质的同时也注重性价比,由此引发了一个新的理念——“反向消费”。
多方信息反馈,当前消费转向正在发生。
然而,这是否能够说明,中国像日本一样,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呢?低欲望社会,是研究战略管理的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在经历了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的20年后,许多日本年轻人既不愿意结婚生子,也不愿意买房买车,“低欲望”是这一群体的共性特征。
显而易见的是,中日国情不一样,产生这种现象的背景不一样。两国的国土面积相差悬殊,地大物博的中国,经济社会复杂程度要远甚于日本。至少不能说,“低欲望”是目前中国年轻人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然,也不可否认,“低欲望”在国内年轻人中得到了一些共鸣,“反向消费”“二手消费”“极简消费”乃至“断舍离”理念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有的年轻人开始热衷在名创优品这类“十元店”消费,有的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拿出来变现,还有的转向对文化、艺术、体育以及付费知识的消费。在他们看来,这是“更聪明的消费”,是一种了解自己真实需求的有效消费。
事实上,“反向消费”并非不消费,而是在经历各种消费营销后开始回归理性消费,更注重真实需求和性价比。“我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生活品质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85后”周艺扬告诉记者,“反向消费”不是只考虑低价商品,而是“可以买贵的,绝不买贵了”。
针对这种趋势,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1元专区”“9.9包邮”“特卖专区”“天天好价”“百亿补贴”等主打低价的频道,从日用品到食品,从生活用品到护肤品,一样也不少。
“女生在个人用品上比较讲究,大多数时候会选择大品牌。”蒋怡然透露自己的反向消费模式,“我会在官方旗舰店买试用装来用。比如,很多原价40多元一瓶的洗发水试用装,20元左右就能买到,能让我体验到更多的品牌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反向消费”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品质化和体验化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也带来更多发展可能性,激发了创新和创业活力,有助于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超市购物
反向消费是什么意思?
反向消费,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指的是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舒适的精致生活已成为一种习惯,但是为了省钱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大家想要的,以更低的成本买到更优质的商品成为生活“刚需”。由此流行起来的理性消费逻辑,也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反向消费”。
“反向消费”不仅是一种省钱态度或是理性消费的口号,年轻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打细算、看重实际需求、关注产品真实价值,性价比、质价比成为购物决策时的重要标准。“反向消费”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性价比,不再一味花重金购买华而不实的商品,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