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杜甫号称什么(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杜甫自称少陵野老)

时间: 2023-10-13 本站作者

杜甫(712-770年),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号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英年早衰,后世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狂人李白并称“李杜”。

盘点大唐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杜甫!

杜甫(712-770年),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号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英年早衰,后世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狂人李白并称“李杜”。

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曾任职为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有后人称之为杜拾遗、杜工部。

他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下,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她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因此被后世称为“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有诸多千古名篇,如“三吏”与“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于后世。

从唐玄宗开元九年(731年)到天宝四年(745年),杜甫进行过两次长期游历。第一次在江南一代,先后到过金陵、姑苏等地,在此期间江南的景物和文化底蕴为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他在赵齐之地开始了他第二次游历。

这一次他不仅看到了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还吸取了齐鲁大地的文化,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还丰富了见闻。

期间于天宝二年终于遇到了相见恨晚的李白,他们一起谈史论今,饮酒作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不安报国无门一生于天宝五年,他又回到长安,但因各种势力的阴谋,只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的职务。这一干就是10年。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揭露统治集团丑陋嘴脸和腐败的诗篇。

安史之乱爆发后又又写下了《哀江头》《悲青坡》《春望》《悲陈陶》等著名诗篇。

杜甫晚年生活贫苦,但比长安却丰富得多,就是如此艰苦的日子,他自然不忘百姓国事。

因此创作了《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佳作,将现实主义诗推向了新的巅峰。

杜甫一生基本生活在一个动荡战乱的时代。他的诗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思想与艺术完美统一,因而他的诗又被称为“诗史”!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