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设县最早(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设县)
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县制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汉代中县也开始出现了“县乡制”,将县的行政管理范围进一步缩小。而唐代时期县的行政管理责任和范围则更为丰富,成为了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的基本建制之一。
中国古代的县,是行政建制的一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在《尚书·禹贡》中,就有郡县这种行政区划的记载,而这种行政区划在秦汉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那么,究竟是哪个朝代设县最早呢?下面我们将从历史资料中展开探究。
周代时期,天子掌握重要的官职和权力,而各地的土地则由诸侯分封,以作为封地的管理形式。这种封地制度中,最小的行政区划为乡,而各地的乡则被组织成一个县。
在《周礼》中,有“州之掌官有六曰正则司、都宰赋、南北尹、典征儋、宫官一人”这句话。
其中正则司负责监督州中的县,南北尹则负责收纳县中的行政财政数据。可见,周代时期的县已经具备着行政管理的功能,是中国古代县的一种典型形式。
秦代时期,统一了中国的行政管理,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时代,实现了中国古代的县制。在秦代的行政建制中,全国分为三百六十个郡,各郡下设有县。在郡和县之间,还引入了“县官郡掌”、“令长史掌长吏”等体制,将管理权力分散给各级官员。
汉代时期,将郡与县的合并拆分为两个独立的政区,县则被划分到更小的行政单元,与乡并称为“县乡制”。而在汉代的行政管理中,县仍然是基本的行政管理单位。到了东汉时期,全国设有一千七百余个县。
唐代时期,全国的行政区划还是以县为基础,每个县设有县令、县丞、县尉、县胥等官员,管理着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和资源。唐代对于县的管理比较严格,县令和县丞为官后,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上岗。
唐代时期还设有州、道等行政区划,而县则成为了最小的行政单位。除了政治管理之外,唐代时期的县还负责税收征收、磨盐煮臼等公共服务业务。而当时的县城,往往也是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和安全的中心。
通过探究,我们发现早在周代时期,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基于县的行政管理形式。
而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县制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汉代中县也开始出现了“县乡制”,将县的行政管理范围进一步缩小。
而唐代时期县的行政管理责任和范围则更为丰富,成为了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的基本建制之一。
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县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断完善和修正,使得县这个基本行政管理单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盛不衰。
在中国古代县制的基础上,到了现代,中国的县仍然是一个基本行政单位,不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